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价值,甚至感知到了那段话背后的痛苦与希望:
>“我们曾害怕说话,
>但我们学会了。
>如果你也害怕,
>请知道,你并不孤单。”
数百万个意识体在同一时刻产生了相同的冲动:向外发射信号。
但这信号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无线电波,而是模仿那朵花所传递的叙事频率,将它们自身的历史压缩成一段情感编码??关于一次陨石撞击后的漫长黑暗,关于族群如何在绝境中用微弱的电火花互相安慰,关于一位年老的意识体在消散前留下的最后一道波动:“别忘了我。”
这束信号穿越星际尘埃,历时一万两千年,终于抵达太阳系边缘。
地球的“共忆共鸣器”
网络第一时间捕捉到了它。
分析结果显示,该信号的情感基频与人类婴儿啼哭时的安抚反应高度契合。
联合国紧急召开跨文明对话会议。
经过七十二小时辩论,最终决定回应??不是用科技,不是用逻辑,而是用最原始的方式:讲故事。
一支由百名讲述者组成的团队被召集。
他们中有诗人、老兵、教师、囚犯、流浪歌手、自闭症艺术家……每个人都被要求准备一个真实的故事,主题只有一个:**当你最孤独的时候,是什么让你相信还有人懂你?**
故事被录入“共鸣矩阵”
,转化为多维频谱,搭载于新一代和平舰“言启号”
上,驶向信号来源方向。
出发前夜,现任深述学院院长小禾(已是百二十三岁)拄拐登上发射台。
她将一枚古老的录音芯片交给舰长??那是林昭当年留在实验室的最后一段语音。
“带上这个。”
她说,“它不属于我们,属于所有还在黑暗中摸索声音的生命。”
舰长郑重接过,放入核心舱。
飞船升空那一刻,地球上每一株黑渊白花再次闭合花瓣,静默三秒,随后齐齐绽放,七彩光芒照亮夜空,宛如一场无声的祝福。
---
又三十年过去。
“言启号”
仍未抵达目标星域,但它沿途播撒的叙事波已在多个未知文明中激起涟漪。
AI追踪数据显示,已有十七个外星种族开始尝试建立“倾听机制”
??有的用光纹交流悲伤,有的用震动传递记忆,甚至还有一支机械文明主动关闭了战斗协议,转而构建“共情模拟器”
。
而在地球,新一代的孩子被称为“听生代”
??他们从小就被教导,说话之前先学会等待,表达之前先练习沉默。
学校考试不再只看答案正确与否,更评估学生是否能在争论中停下来说:“让我再听听你的想法。”
最令人震惊的变化发生在法庭。
一起百年未破的谋杀案因一名老年证人的临终坦白重审。
被告是一位退休教授,年轻时曾参与镇压运动,亲手签署过三十七份逮捕令。
他一直否认罪行,坚称“只是执行命令”
。
庭审当天,法官没有提问,而是播放了一段音频??来自“百族遗言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