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五篇君主或国家的收入003
banner"
>
董事会虽然有权作出这个任命,但多少还是必须受到股东的影响,因为股东们不仅选举那些董事,有时还驳回董事会对在印度的雇员们的任命。
如果他享有几年这个影响力,如果他能为了他的几个朋友享有几年这个影响力,他经常会并不在乎红利。
甚至对作为他的投票权基础的股本价值都不予重视。
对于这个大帝国的繁荣,对于投票权所给他的那份参与管理的权利他更是全然漠不关心。
从事物的本性来讲,从来没有一个君主能够像这个贸易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东那样(出于不可抗拒的道德原因)对其臣民的欢乐与痛苦如此漠不关心,对其领地的改良与荒芜,对其行政当局的荣耀与耻辱如此全然漠不关心。
这种漠不关心可能还会由于议会调查结果而愈益增强,而并不会由于制定了那些规章而减少。
比方说,根据下院的一个决议案,声称当公司把所欠政府的债务140万英镑偿清,所欠私人债务降到150万英镑时,那时候,也只有到那时候,公司才能对股本分派8%的股息。
公司留在国内的收入和纯利润则可分为4份,其中3份缴入国库由国家支配,而第四份公司保留为进一步减轻债务或支付公司可能遭遇到的其他紧急用途的基金。
如果公司的全部纯收入和利润均属于公司自己处置时尚且弊病丛生,那么当公司34的收入和利润属于他人,剩下的14作为公司的资金也需受他人的监督,并得到他人许可后方可动用时,其后果如何应该是可想而知的。
从公司方面来说,在依照议会下院的决议在分派8%的红利后,与其把剩余部分交给一批对决议持有异议的人手中,倒不如让公司的雇员和从属人员尽情浪费和侵吞,可能还对公司方便痛快些。
此外,那些雇员和从属人员的利益在股东大会里可能占极大的优势,以致有时他们可以使股东大会支持那些贪污舞弊直接破坏大会权威的人。
对于大部分股东来说,维护大会的权威有时反不如支持破坏大会权威的人来得重要。
因此,1773年的规定并未能把东印度公司管理中的混乱作一了结。
尽管如此,公司昙花一现的良好表现也使得公司有一个时期在加尔各答的金库中积存了300多万英镑。
除此以外,公司后来不仅扩大了领地,而且也把公司的掠夺扩大到了印度某些最富裕和最肥沃的广大地区。
但是所获得的这一切最后还都是浪费和被毁坏了。
公司发现它毫无准备也全然无力阻止或抵抗海德·阿里的入侵。
而且由于这些混乱,公司在1784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为了防止公司立即破产,公司又一次被迫向政府恳求支持。
为了改善公司的管理,议会中不同的政党提出了不同的计划。
所有计划看来都一致认为公司完全不宜于管理其所属领地,其实那一直是非常明显的事实。
甚至公司本身看来都深信他们没有能力这样做,因此公司愿意把领地交给政府。
在偏远而野蛮的国家里拥有要塞和驻军的权利必然与在这些国家拥有宣战和媾和的权利相连。
已经拥有前一权利的股份公司也不断地在使用后一权利,并且常常要求明白地把后一权利授予它。
而公司通常在使用这一权利时是如何不公道,如何任性,如何残酷,从最近所发生的一些事实已经是看得很清楚了。
当一伙商人自冒风险出资与某一遥远而野蛮的民族建立新的贸易时,把他们组合成一个股份公司,而且在他们经营取得成功时,授予他们一定年限的贸易垄断权,可能是合理的。
这是国家对他们冒险进行危险而费资巨大的尝试(而且日后国家可以从这个尝试中获取好处)所能给予的最容易和最自然的补偿。
对于这种暂时垄断权的授予可以用授予一件新机器的发明者和一本新书的作者的所有权一样的理由来加以辩护。
不过在垄断权期限届满时,这个垄断就肯定应当终止。
而要塞和驻军如果认为是必须设立的话,应该由政府接管,修建它们的费用应该偿还给公司,而贸易则应对国家全体臣民开放。
国家通过永久性的垄断对其他的全体臣民用两种不同的渠道征收了极端荒谬的重税:(一)货物的价格昂贵。
因为在贸易自由的情况下,臣民们可能用便宜得多的价格来购买它们;(二)他们完全被排斥在那个贸易部门之外,而那个部门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是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的,而且也是有利可图的。
正是这些最不值得的目的,或者说仅仅是为了使公司能够支持其雇员的粗心大意、浪费和贪污以及他们的胡乱行为,已使得公司的红利不能超过自由贸易的平均利润率,而且经常还要低于那个平均利润率许多。
不过,没有垄断,股份公司从经验上来看,似乎又不可能长期经营任何一种对外贸易。
在一个市场上买进,以期在另一市场上卖出是能获取一定的利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