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那些国家成为商业国家之后,商人们逐渐感受到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禁令带来的巨大不便。
由于他们以金银为媒介向外国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输入本国或运往其他国家,比以任何其他商品为媒介更为便利。
所以他们反对这种禁令,指责它不利于贸易。
但是商人觉得这很不方便。
首先,他们提出,为购买外国商品而出口金银未必总是会减少国内金银的数量。
反之,往往还会增加国内金银的数量;因为,如果外国商品的消费额在国内并未因此而增加,那些商品也可以再出口到国外,谋取更大的利润,这样就可带回比原先送往国外购买它们时的金银要多许多的财富。
托马斯·孟把这种对外贸易的运作视为农业的播种和收获。
他说:“如果我们只看见农民在播种时期把很多优良谷物掷到地面上的行为,我们一定会把他看做一个疯子而不是农民。
但如果我们再考察他在收获期间的劳动,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行为的价值以及伴随着的巨大增值。
收获才是他努力的目的。”
其次,他们提出,这种禁令并不能阻止金银的出口。
这是因为金银价值大体积小,是极容易走私到国外的。
同时他们提出只能通过对一种所谓贸易差额的适当关注才能阻止这种出口。
当一国出口的价值大于进口的价值时,外国就欠了它一个差额,而这个差额外国必须用金银向它支付,从而也就增加了国内的金银数量。
当进口的价值大于出口的价值时,它就欠了外国一个差额,而这个差额同样也必须以金银偿还,从而也就减少了国内的金银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禁止金银输出,不但不能阻止金银出口,而且将使金银出口多一层危险,多一层费用。
因而汇兑将更不利于有逆差的国家;购买外国汇票的商人对于出售外国汇票的银行,不仅要承担运送货币的天然风险、周折与费用,而且还要承担由于禁止金银出口而产生的意外风险。
汇兑越是不利于一个国家,贸易差额亦必然越是不利于这个国家。
相较于具有贸易顺差的国家,具有贸易逆差的国家的货币的价值必定相应地低得多。
比方说,英格兰与荷兰之间的汇兑,如果有5%不利于英格兰,则在汇兑时英格兰将需要105盎司的白银才能购得荷兰100盎司白银的汇票。
英格兰105盎司白银与荷兰100盎司白银价值相等,因而同时才能购得相应数量的荷兰货物。
反之,荷兰100盎司白银与英格兰105盎司白银价值相等,故亦可购得相应数量的英国货物。
总之,出售给荷兰的英国货物将以低那么多的价格出售,而出售给英国的荷兰货物又将以高那么多的价格出售,这些都是由于汇兑的这种差额。
前者将使英格兰按照那个差额从荷兰少得到一些荷兰货币,而后者又将使荷兰按照那个差额多得到一些英格兰货币。
所以,贸易差额就必然在相应的程度上更不利于英国,必须向荷兰出口更大数量的金银以弥补差额。
只有通过注意贸易差额才能将金银保存在国内。
以上的议论有一部分是有根据的,有一部分却是强词夺理。
认为贸易上的金银出口往往有利于国家的议论,是有根据的。
认为在私人觉得金银出口有利可图时,禁令不能阻止金银出口的议论,也是有根据的。
但是认为不论是为了保持或增加本国的金银量,都要求政府比对保护或增加其他任何有用商品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这一点上则显得有些强词夺理了;因为自由贸易就能确保这些商品的适量供应,不需要政府给予那样的关注。
他们认为汇兑的高价必然加剧他们所谓的贸易差额的不利程度,或导致更大量金银的出口,在这一点上也是强词夺理的。
的确,这种高汇价极不利于向外国支付货币的商人,他们对银行给他们开出的外国汇票和将要支付的外国货币是多了那么多。
但是,虽然由禁令而产生的风险可能使银行索取额外费用,却未必会因此而出口更多的货币。
这种费用通常是在货币走私出国时在国内支付的,它绝不会超出汇出的数目半个铜子。
高汇价也自然会使商人努力平衡他们的出口和进口,使他们为这个高汇价所支付的尽可能地少。
此外,高汇价必定会产生类似税收的作用,因为它抬高了外国货物的价格,从而减少了外国货物的消费。
所以,高汇价不会增加,而只会减少他们所谓的贸易逆差,从而也相对地减少了金银的出口。
这些论据有一部分是诡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