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是当他们把地租花费在供养商贩和工匠时,他们可能是全体一起供养的,他们养活的人数也许和以前一样多,而且由于农村式的招待方法难免浪费,现在所能供养的人数也许比以前还多。
但是,分开来计算,他们每一个人对这个较大数目中的每一个人的贡献往往是极小的。
因为每一个商人或工匠的生活费不是从一个雇主,而是从成百上千个不同的雇主那里获取的。
虽然他在某一程度上要感谢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但他绝不用依附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
大的土地所有者的个人消费以这种方式不断地增加,因此他们家仆的数目也在不断地减少,直到他们最后全部被解雇。
同样的,他们还解雇了那些不必要的佃农。
农场在不断扩大,根据当时耕作和改良还不完善的情况,土地所有者仍不顾佃农的怨言,把佃农的人数减少到耕种土地所必需的人数。
通过打发了不必要的寄食者和从佃农那里强缴出农场所能提供的全部价值,土地所有者获得了更多的剩余,即获得了更多的剩余产品的价格。
而商人和制造业者又给他提供了消费掉这些剩余产品的价格的方法,就像他以前消费剩余产品的价格一样。
个人消费的增大,又驱使土地所有者们渴望获得的地租能超过现在改良状态下土地所能提供的数额。
土地要进行改良,佃农就要增加费用,如果租佃期限不够长,不足以使他收回这增加的费用及其利润,他绝不会同意地主加租的要求,因此,佃农要延长租期。
土地所有者们的昂贵的虚荣心促使他们乐意接受这个条件,于是就产生了长期租地权。
即使是交付土地全部价值的自由佃农也不是完全依附于土地所有者的。
他们彼此所得的金钱上的利益是相互的和平等的。
这些佃农并不会把自己的生命与财产都全部交付给土地所有者,而且随着租期的延长,他们就简直是完全独立的。
除了按照租约或习惯法的规定,土地所有者就别指望他做一点其他的事情。
这样佃农就独立起来了。
佃农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变成独立的,家仆也被解雇了,大土地所有者就不能再干涉法律的正常执行了,不能再扰乱地方的治安了。
他们那与生俱来的权利已经卖掉,然而,出卖的目的不像伊苏在饥饿和匮乏时为了换取一碗粥,却仅仅为了一种无用的富足,为了更适合于做儿童的玩具而不是大人们所应追求的宝石钻戒。
因此,他们就变得像城镇里任何一个殷实的市民或商人一样平庸了。
于是一个正规的政府在农村像在城镇里一样建立起来了,再没有任何人有足够的权力去扰乱城镇和农村政府的运行了。
下面讲述的事情可能与本题无关,但也不妨在此一提。
那就是那些非常古老的家族,他们由父传子,子传孙,连续几代拥有相当大的庄园,如今在商业发达的国家也是极其罕见的。
反之,在商业不发达的国家,如威尔士和苏格兰高地则非常普遍。
阿拉伯的历史中似乎充满了贵族世系,鞑靼可汗著了一部曾经被译成了多种欧洲文字的历史,其中讲的几乎全是关于贵族世系的事情,可见,这种古老的家族在这些国家是十分普遍的。
在一个富人的收入只能用来养活尽量多的人的国家里,富人并不愿意把收入都花光,他的仁慈心似乎并不会大到超过他所能承受的程度。
但是当他把收入的大部分都花费在自己身上时,他常常会无限制地花钱;因为他的虚荣心常常是无穷无尽的。
所以,在商业发达的国家,即使有极严厉的法规取缔挥霍浪费,能够长期富裕的家族还是罕见的。
但在商业不发达的国家,即使没有法规取缔,仍然有许多长富的家族。
像鞑靼和阿拉伯那样的游牧民族,他们的财产不易消费,自然就没必要制定那样的法律了。
在商业国,古老的家族已经少见。
对于公众幸福,这真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但完成这种革命的却是两个不同阶级的人们。
满足最幼稚的虚荣心是大土地所有者的唯一动机。
至于商人和工匠,虽没有那样可笑,但他们也只为了一己的利益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