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在一般丰收的年份,谷物以普通或平均价格出售时,任何其他天然生产物价格的自然上升都不会使贫民的生活状况受到多大的影响。
如食盐、肥皂、皮革、麦芽、麦酒等制造品价格因征税而人为的上涨时,他们也许会受到一些影响。
改良的进展对于制造品真实价格的影响
可是,技术改良会自然而然地导致降低差不多所有制造品的真实价格。
伴随着技术的改良,所有制造业的制造工艺费用大都会逐渐降低。
机器的改善,技术的改进,生产过程中更科学的分工,这些都是技术改良的结果,也正是这些结果使任何产品所需的劳动量骤减。
当然,随着社会的日益繁荣,劳动的真实价格必然会大大上涨,然而所需劳动量的大大减少,一般足以补偿劳动价格的上涨甚至还绰绰有余。
但是改良的自然影响是降低制造品的价格。
当然,有些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真实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从改良上所得的所有利益。
例如在许多木器的生产中,以最先进机器、最娴熟技巧及最科学分工得到的所有利益,可能还抵不上木材真实价格因为土地改良而引起的上涨。
在少数制造品中,原料价格的上升抵消了执行工作的改良。
不过,在原材料的真实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有限的情况下,产品的真实价格肯定会大大降低。
但在其他场合价格下降很多。
在本世纪和上世纪阶段,物价下跌最明显的是那些以贱金属为原材料的制造品。
在上世纪中叶可能需要20余镑才能买到的不错的手表机件,而如今也许20先令就足够了。
刀匠铁匠们用贱金属为原材料制造的产品,包括钢铁玩具,以及从伯明翰和谢菲尔德出品的所有货物,它们价格的下跌程度虽然不及表价的下跌程度,不过也足以使欧洲其他各地的工人们吃惊。
他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承认,在以前即使用2倍乃至3倍的价格,也不能生产出同样优质的产品。
可能以贱金属为原材料的这种制造业,比其他任何制造业都更适合于进行科学分工,更可进行机械化改造。
因此其制造品价格的特别低廉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在同一时期,服装制造业内却没有出现如此大幅度的跌价。
恰恰相反,最最上等的服装价格在这25年乃至30年间,与其质量相比,却按比例地有所上涨。
据说,这是因为衣料是用西班牙羊毛织成的,而羊毛的价格上涨了许多。
又有人说在本世纪,100%由英格兰羊毛制成的约克郡呢绒的价格确实与其品质按比例已下跌了不少。
可是质量问题确实多少带有不确定性。
所以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未必真实。
服装业里的分工情况当今和百年前大致相同,其使用的机器,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动。
不过在这两方面可能都有小小改进,使它们的价格下跌了一些。
在同一时期衣服价格没有多大下降。
然而,我们若把此种制造业的当今价格和更古远的15世纪末叶的价格相比,则其跌价就显著得多。
那是由于当时的分工程度,远不如当今科学精细,使用的机器也远不如当今先进。
1487年即亨利七世第四年曾颁布法令:“最上等赤呢或最上等花呢一码售价不得多于16先令,违者每码将罚40先令。”
由此可知,含银量约与今天货币24先令相等的16先令,在当时看作是上等呢每码的合理售价。
当时颁布此法令,目的在避免日常奢侈,由此便知普通售价肯定在16先令以上。
然而每码1基尼在当今可看作是此等织物的最高价格。
由此可知,即使假设呢料质量相同,况且当今的质量可能还要好很多,最上等呢料的货币价格自15世纪末叶以来,也有显著的下跌,而它的真实价格则下跌得更大。
当时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小麦每夸脱的平均价格是6先令8便士,因此16先令就是小麦2夸脱而且也是3蒲式耳多的价格。
如果现在小麦1夸脱的价格是28先令,则当时最上等呢料每码的真实价格肯定至少等于现在货币3镑6先令6便士。
当时购买一码这种呢料的人,必须放弃当日3镑6先令6便士的劳动量与生活必需品量的支配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