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因为,前者是一个可以看得到和接触得到的实物,后者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抽象概念尽管能被人们充分理解,但不及实物那样明显、自然。
商品更为普遍的是与其他产品交换。
但是当物物交易停止,货币已然成为商业上的通用媒介时,每一特定商品便会更频繁地同货币而不是同任何其他商品相交换。
屠夫很少再携带自己的牛肉和羊肉到面包师或酿酒师那里去,交换面包或啤酒;他把肉带到市场上,用它交换货币,然后用货币交换面包和啤酒。
他售卖牛羊肉所得的货币量,决定他后来所能购买的面包和啤酒的数量。
因此对于他来说,用他直接用肉交换到的货币量来估算牛羊肉的价格要比用面包和啤酒去估算来得更自然更明显。
说他的肉每磅值3便士或4便士,比说肉每磅值面包3磅或4磅,或值啤酒3夸脱或4夸脱,也更合宜。
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商品的交换价值,更多是按货币量估算,而非按这商品所能换得的劳动量或其他商品量估算。
尤其是货币,因而它更加频繁地用来衡量价值。
然而,黄金白银也同任何其他商品一样,其价值也是变动的,有时便宜,有时贵,有时容易购到,有时难于购到。
一定量的黄金白银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或所能交换到其他商品的数量,往往取决于当时已知矿山出产量的多寡。
16世纪在美洲发现了贮藏丰富的矿山,使欧洲金银的价值降低了约13。
由于把这些金属从矿区运送到市场上所需要的劳动较少,所以当它们运送到那里时,其所能购买和支配的劳动量也较少。
在金银价值上,这虽是最大的一次变革,但不能说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变革。
我们知道,作为衡量的尺度,如一步之长、展开两臂之宽或一手所握之重,这些量都是变动的,决不是能作为衡量的精确尺度;同样,自身价值会不断变动的商品,也决不能作为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精确尺度。
但是,劳动却当别论,同等量劳动,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对于劳动者来说都是同等的价值。
因为在正常的健康、体力和精神状态下,在技能和熟练程度正常发挥的条件下,劳动者在劳动时必然总是要牺牲舒适、自由和快乐。
因而他所获得的货物不论多少,总是等于他所付出的代价。
诚然,他的劳动,有时能购得货物多些,有时少些,但是变动的是这些货物的价值,而不是用来购买货物的劳动价值。
不论何时何地,凡是难于购得或在取得时需花多量劳动的货物,价必昂贵;凡是易于购得或在取得时只需少量劳动的货物,价必低廉。
所以,只有本身价值绝不变动的劳动,才是随时随地可用以估量和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最终及真实标准。
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
但是金银的价值是变动的,有时值更多的、有时值更少的劳动,而同等的劳动却总是等于劳动者的牺牲。
不过,虽然等量的劳动对于劳动者总是具有等量价值,但是在雇用劳动者的人看来,它的价值却时高时低。
他有时用较大量,有时用较小量的货物去购买等量的劳动。
因而,在他看来,劳动价格似乎与其他所有商品一样常在变动,时而显得贵,时而显得便宜。
实际上,那只是货物时而贵,时而便宜。
显然在雇佣劳动者看来,劳动的价值是变动的。
因此按照通俗的说法,劳动也像商品一样可以说有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
所谓真实价格,就是报酬劳动的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所谓名义价格,就是报酬劳动的一定数量的货币。
劳动者是富有还是贫穷,其劳动报酬是优厚还是菲薄,与其真实价格成比例,而不与其名义价格成比例。
因而劳动有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
商品和劳动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区分,不仅仅是纯理论问题,在实际应用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同一真实价格总是具有同一价值,但是由于金银价值的变化,同一名义价格却具有极其不同的价值。
因此,当一宗地产出售并保留永久地租时,如果想要使地租总是具有相同的价值,那么对于为其保留的那个家庭来说,重要的是地租不应当用特定数额的货币来规定。
因为货币的价值难免有两种变动:一种是来源于不同时期同一铸币单位内所含金银量的不同;一种则是源于不同时期同等量的金银价值的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