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一个未开化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要完成的工作,在开化的社会里通常需要几个人完成。
在任何一个开化的社会中,农民通常就只是农民,制造者也只是制造者。
劳动亦是如此,任何一件完整的制造品的生产往往需要许多劳动者来共同完成。
以亚麻和羊毛制品为例,从亚麻的种植和羊毛的生产,到麻布的漂白和烫平,甚至到呢绒的染色和制成衣服,各部门所需要的技艺是相当多的。
农业由于它的性质,显然不能有像制造业那样细密的分工,各种农业劳动不可能全然分立。
木匠与铁匠通常是截然分开的,但畜牧业者的义务与种稻者的义务,不能像前者那样完全分开。
纺工和织工几乎总是两个不同的人,但是锄耕的、耙地的、播种的和收割的却时常是同一个人。
这些不同的田间劳作随季节的变换而交替发生,因此要指定一个人总是从事一种劳动是不可能的。
而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农业上的不可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才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总是赶不上制造业。
在那些极度富裕的国家,它们的农业确实如制造业般远甚于邻邦,但在优越程度上后者通常要远甚于前者。
它们的土地一般都耕作良好,投入的劳动与资金也较多,从土地面积和土壤肥沃程度来看产量也较大,不过与投入的资金和劳动优势相比,这种产量上的优势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在农业方面,富裕国家的劳动生产力未必总是比贫穷国家高,至少远不及制造业方面的差距大。
因此如果品质同样优良,富裕国家谷物的市场价未必会比贫穷国家便宜。
品质相等的波兰谷物和法国谷物同样便宜,尽管法国在富裕和进步程度上远甚于波兰。
法国盛产谷物的省份,谷物生长得很好,但在大多数年份里,其价格几乎与英国相同,尽管在富裕和进步程度上相较于英国可能要逊色得多。
英国的农田耕作,怎么说都要比法国的好一些,而法国的农田耕作据说也要比波兰的农田耕作更好些。
尽管贫穷国家的土地耕作要落后于富裕国家,但出产的谷物在售价低廉与品质优良方面依然可与富国相竞争。
然而在制造业方面,贫穷国家就完全不可能与富裕国家有这种竞争了。
至少如果那些制造业在富国有适宜的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的话,贫穷国家不可能和富裕国家竞争。
法国丝绸之所以比英国丝绸又好又便宜,究其原因,在于对丝绸业来说,法国的气候比英国更适宜,至少在现今生丝进口税很高的条件下是如此。
但是英国的五金器皿和粗毛织物却远胜于法国,而且在同等优良品质上价格也要便宜得多。
据说波兰除了少数维持国家生计的简陋家庭制造业外,几乎没有什么制造业。
在其他行业和制造业中,效果也是相类似的。
由于分工,同等数量的劳动者能完成的工作量相较于过去大大增加,原因有三。
第一,由于专业劳动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大大提高。
第二,节约了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所损耗的时间。
第三,由于机器的发明简化和便利了劳动,使一人能完成多人的工作。
三种情况产生了这种良好的效果。
首先,劳动者熟练程度的提高必然会提高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而且由于分工导致终生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操作,这样势必会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