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能够培育“以战养战”
的土壤,自然是地大物博的中国。
但是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开采石油,或者建设工厂冶炼钢铁,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时间恢复被轰炸的工业基础设施,二是和平的环境,也就是说中国不再抵抗。
然而这种想法是个怪圈,怪就怪在它最后还得转回到美国那里,因为罗斯福一直在积极地武装蒋介石。
到了1941年夏天,就连这种怪圈也失去了转圜的余地,因为在这一年的7月24日,日本正式占领了包括越南在内的法属印度支那。
罗斯福再也不想和日本玩贸易禁运这类把戏了,他直接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存款。
就是说,日本再也不能购买美国的石油了。
雪上加霜的是,英国和荷兰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荷兰的措施简直像是宣战,因为荷兰派驻在雅加达的殖民总督不仅冻结了日本在印度尼西亚的全部存款,而且立即无条件地撤销了仍然有效的石油合同。
日本的石油储备只能维持几个星期,近卫文磨首相一筹莫展。
要维持日本战争机器的运转,看起来他唯一的办法是向美国屈服。
于是近卫首相通过美国驻日本大使给罗斯福总统递交了一封信。
信上说,如果美国停止武装蒋介石,不再继续修建太平洋的防御工事,并且帮助日本天皇解决能源的输入问题,日本将在解决中国问题之后,从中国撤军,并且保证美属殖民地菲律宾的中立。
这个计划看起来是照顾了美国的利益,但是日本的目的仍然是要继续保持对邻国的吞并,即使美国接受了近卫文磨的请求,也不过是扬汤止沸。
所以赫尔国务卿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并且以一份最后通牒来回答日本首相:日本必须从中国和印度支那撤出全部军队,宣布废除与德国和意大利的轴心国协约,并同各邻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东条英机两眼一闭就对美国开打赫尔国务卿的这个最后通牒实在欺人太甚。
日本折腾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眼前的“大东亚”
局面吗?美国国务卿一个通牒,日本就得俯首帖耳前功尽弃吗?
从政治上看,赫尔国务卿的最后通牒显得有几分幼稚,不过它却结束了近卫文磨首相的政治生命。
那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的军官们认为,近卫文磨首相给美国总统的祈求信简直是自取其辱。
近卫文磨既然没有勇气直接挑战美国,那么他自然就得让位于敢于挑战美国的人。
10月16日,近卫文磨被迫辞去首相职务。
在近卫首相辞职的翌日,昭和天皇召见了陆军相④东条英机。
这位天皇手下最为忠诚同时也是最为凶猛的鹰派军官,就此走上了日本的政治舞台。
10月18日,东条英机被晋升为陆军大将。
天皇诰命他以现役军官的身份担任首相并出面组阁,同时允许东条继续兼任陆军相。
不仅如此,在新组建的内阁中,东条英机还兼任文部相、商工相、军需相等职,这在日本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东条英机有一句名言:“有些时候,我们要有勇气④注释:相当于陆军总长。
去做点非凡的事情——就像从清水寺的平台上往下跳一样,两眼一闭就行了。”
既然日本天皇接受东条英机成为樱花之国的主人,那么,日本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就简单多了。
因为东条英机解决危机的全部方案只有一个词,那就是战争。
用战争解决争端,然后用战争拱卫战争,这就是东条英机基本逻辑。
至于怎么去干,用东条英机的话来说“两眼一闭就行了”
。
现在,东条英机坐镇首相府,那帮骁勇善战的将军们,也可以走出政治的樊笼,粉墨登场了。
他们中,对美国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影响最大的,当属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
在日本,山本五十六是以一个英雄的身份被记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