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好友也许是开玩笑,也许是真不知。
我无意深究,只是在那一瞬间,庆幸自己放下了一切走了出来。
没出来之前,我对外面的世界大概是一无所知。
不,没有大概,就是一无所知。
尽管也读书,也看报,也上网,也看Discovery……可仔细想想,我对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到底知道多少呢,实际上,无知到近乎可怕的程度。
出发之前,我办理了三张银联卡,其中两张是免手续费的银行卡,一张主用,一张备用。
而第三张,是邮政储蓄银行的借记卡。
为什么要办理这张邮政的银行卡呢?因为我担心有些偏远地区没有银行,只有邮政储蓄所,怕取不到钱,才办了备用。
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多么无知。
银行网点遍布全中国,正常的旅行路线能够走到的地方都是可以轻松找到银行的,一张银联借记卡足以通行全国(后来又发现银联卡在境外大多国家也可以畅行无阻的)。
也许有些深山老林小村小乡取钱不便,可那样的地方,绝大部分背包客是走不到的,即使走到也不会久留,就算留下了,连银行都没有的地方,又有多少花大钱的机会呢?实在需要现金,就在有银行的地方多取一些,带进去不就行了么。
早上梳头发现刘海又遮眼睛了,用自带的修发剪修了修。
记得上次修刘海还是在敦煌,转眼已过二十余日。
二十多天前,我还在甘肃,二十多天后,我已经将新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环游了一圈,真是太神奇了。
从鄯善去鲁克沁镇的路上,左侧是库木塔格沙漠,右侧是火焰山,车驶在当中,奇妙无比。
与此同时,老江也从吐鲁番来到了鲁克沁,老任则临时改变了计划和老江共行。
我们三人在分别一天之后又在小镇鲁克沁重逢。
鲁克沁是历史名镇,但没有过度开发,非常自然。
从镇中心顺着路向西散步至鲁克沁郡王府遗址,见大门紧锁。
沿着围墙探路,路过一户维族人家,我们探了探脑袋,被主人热情地招呼了进去。
这位只会简单汉语的维吾尔族大哥请我们吃油散子,喝红枣茶。
维吾尔族大哥说,他们不过春节,这三天的古尔邦节对他们来说就是春节,亲人们欢聚一堂,吃饭喝茶聊聊天。
他得知我们想看看鲁克沁的古城墙,领我们走小道绕到了城墙边。
古城墙和交河故城里的建筑有些相像,都是黄土建筑,历史悠久。
按照维吾尔族大哥所说的,这座看起来不起眼的土城墙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这里许多区域被称为“大十字”
,也就是最大的十字路口之意,简言之便是市镇的中心,当地最繁华之地。
步行街上凉面三元一份,由凉面、凉粉、凉皮混合而成,烤羊肉串,小的一元,大的两元,香嫩,有嚼劲;烤羊排,八十元一公斤,充满了巨大的**,我挣扎了一下,没舍得买。
姑娘是回族人吗?一位维吾尔族大叔问道。
哦,不是,是汉族。
在新疆行走近一个月,我多次被维族居民问道是不是回族姑娘。
因为我懒得带遮阳帽,常用户外头巾把头发全部包在后面,是那种看起来很像回族和维族女孩子们带的头巾,加之我的长相明显不是维族人,所以总被当成回族姑娘。
大叔的汉语不太好,只能猜测他说的话。
在新疆许多地方用汉语沟通很吃力,大一些的城市不明显,但小地方仍生活着大量不通汉语或只懂得几句汉语的维族人。
但也正是这样的地方,才能感受到最纯正的维族民风。
出了“大十字”
,从吐峪沟乡步行三公里到吐峪沟大峡谷,因为古尔邦节的关系,峡谷入口不见售票员,我们就这么直接走进去了。
想来,工作人员也回家过节去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