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从下单到饭菜上桌,想在半个小时内吃上几乎不可能,半小时以内就是当之无愧的“快餐”
了。
更离谱的是,即使只做几样简单的小菜,常常得劳烦全家人一齐上阵,噼里啪啦忙乎半个多小时,最后端上一份尼泊尔达尔巴,也就是尼泊尔的盒饭——一盘白饭和几小盘咖喱,我很无语。
五分钟就能搞定的套餐,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忙乎这么久,他们到底在忙些什么呢?经过一段的接触,答案浮出水面。
尼泊尔人总是以极度悠闲的状态工作着,慢慢悠悠,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慢悠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有时候点一杯玛萨拉茶也要等上二十分钟。
我还掐过一次表,尼泊尔人煎好一个鸡蛋用了十五分钟,我当时都快疯掉了。
不过,急也没用,因为换一家餐厅也一样,“时间就是金钱”
这句真理在尼泊尔一毛钱都不值。
我以前听在阿富汗办厂的老板们说,阿富汗工人做一会儿工,就会做一次神圣的祈祷,他们一天要祈祷很多次。
每次工人们祈祷的时候,这些小老板也在“祈祷”
,祈祷时间不要溜走。
时间在尼泊尔人的概念里简直一文不值,这才是真理。
效率达人和勤奋之人来到这里肯定要发疯。
不过,这种悠闲和慢性子的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渐渐地,我们也越来越适应了这种极度悠闲的方式,肚子还没饿就去点餐,然后坐下来玩手机打发时间,等食物上来了正好饿了。
若是肚子饿了才去餐馆,等菜上来了你差不多都饿晕过去了。
尼泊尔人的悠闲不仅仅体现在吃饭上,在别的事情上也是一样的。
比如长途车每行驶一段距离就要停下来。
下车后大家喝杯热乎乎的玛萨拉茶,吃两块饼干,聊几句天,再继续前行。
两百多公里路程需要七个小时也就不足为怪了。
旅游大巴是尼泊尔最好的长途车,票价比本地客车贵,几乎都为外国游客所乘。
我们出于好奇,尝试了一次,在这之后就再也没坐过旅游大巴,改为和当地人一起乘坐本地客车了。
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因为班次实在太少,还得提前在旅馆或旅行社预订。
而本地客车班次频繁,随到随走,对于不爱做计划的背包客而言更为合适。
虽然硬件设施很“拉风”
,却可以接受。
说到硬件设施,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我的银联借记卡在尼泊尔能不能取钱呢?以前听有经验的背包客说过,到外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银行,先试试自己的银行卡能不能用,这回我信了。
我有点后怕起来,于是直奔银行。
在大街的拐角处,找到渣打银行取款机,分别插入华夏和广发两张单币借记卡——未办理过双币服务,没有存过外币,仅有银联标志,哗啦啦,一打尼泊尔卢比钞票流出来了。
我一阵狂喜。
不是因为取到现金狂喜,而是因为取了钱还不用掏手续费,华夏每日的第一笔取现是不用支付手续费的。
手续费这种事,凭在国内的经验,很难说得清,各行政策很难摸清,取一百可能扣一块,也可能扣五块,异地取钱就更说不准了,你取一百可能扣十块,没有准信儿,你找谁说理去?
后来我还发现,银联卡在尼泊尔行走还是十分便利的,参考中国银联官网上所写的尼泊尔支持银联的ATM详细网点地址,随时可以取出尼泊尔卢比。
至于取现人民币就甭想了,中国大街上的ATM机也取不出欧元美元日元啊。
虽然尼泊尔人对时间没有观念,但人与人之间保持零距离,相互信任使他们知足。
在这里没有押金的概念,住旅店、租自行车都只收取出租费,无需任何抵押。
事实上,我后来走过的多个国家,旅馆几乎都不收押金,走人时付清住宿费就行了。
换作国内,难以想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