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墨翟刚钻进密道,据点的木门便被一脚踹开,李信带着十余名禁军冲了进来,甲胄上还沾着晨雾的湿气。
【二:青铜页显,血脉秘辛】巴清大人,末将奉蒙恬将军之命巡查。
李信的目光扫过案上的茶具,青铜茶壶的壶嘴正冒着袅袅热气,听闻有墨家叛逆在此聚集,特来查看。
他的手按在剑柄上,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巴清的袖口——那里藏着能瞬间致命的汞毒瓷瓶,禁军中人无人不晓这位的手段。
巴清端起茶杯,茶汤表面泛着一层极淡的银光,那是她刚加入的微量水银。
李统领说笑了。
她指尖摩挲着杯壁上的丹砂纹样,前日巫峡锁脉时受了寒,来太白山休养几日,墨家弟子只是给我送些丹砂药膏。
她将茶杯递过去,这是用郁山丹砂泡的茶,能安神定惊,统领不妨尝尝?李信的脸色微变,连忙摆手:巴主的好意末将心领,只是军中禁酒茶,恐违军纪。
他清楚,这位看似温婉的女子,仅凭一抔水银便能毒杀整支军队——去年有个不长眼的县尉惹了她,不出三日便全身溃烂而死,尸体上还泛着丹砂的红光。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石室,墙角的暗格处与石墙并无二致,但地上细微的竹屑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墨家机关常用的材料。
巴主可知,近日李斯余党在蜀地活动频繁?李信试探着问道,他们似乎在找什么东西,与青铜鼎器有关。
巴清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始皇陛下一统天下,九鼎本就该归藏咸阳,李斯余党此举,不过是螳臂当车。
她端起茶壶续水,汞线在壶底凝成的巫纹一闪而逝,倒是我家族的丹砂矿洞近日不太安宁,总有不明身份的人窥探,或许李统领能派些人手护持?这话正说到李信心坎里。
巴清家族每年向咸阳输送的水银多达数十万斤,始皇陵的水银灌注全靠她家供应,若是矿洞出了差池,他可担待不起。
巴主放心,末将即刻调派百人驻守矿洞。
他对着身后的士兵使了个眼色,仔细搜查四周,莫让叛逆惊扰了巴主。
士兵们翻箱倒柜地搜查,却连暗格的影子都没找到。
李信见状,只得拱了拱手:惊扰巴主休息,末将告退。
若有任何异动,可随时传召禁军。
待禁军的脚步声远去,巴清立刻叩开暗格,取出《鼎嗣录》。
她翻到纣嗣传承章节,青铜书页上的甲骨文在烛火下愈发清晰:帝辛庶女,名清,掌丹砂之术,携鼎耳二、汞经三卷,避于巴郡郁山,筑穴炼汞,传脉七十九世,至当代清,巫纹觉醒,鼎灵归位。
原来我的名字,是先祖的传承。
巴清喃喃自语,指尖划过鼎耳二三字,突然想起五年前,她在家族祖宅的地穴中发现过两个青铜残片,形状酷似鼎耳,当时只当是普通的祭祀礼器,如今想来,那定是先祖留下的九鼎残件。
她继续翻阅,书页上记载着汞脉之力的用法:以丹砂炼汞,以血脉引之,可凝水银为兵,可通九鼎之灵,可辨龙脉走向。
这便解释了为何她能感知到雍城的九鼎残片。
去年她奉命为始皇陵选址时,途经雍城,臂上巫纹突然剧烈发烫,当时以为是龙脉异动,如今才知是鼎灵在召唤。
她翻到鼎合之法,上面写道:需集齐九鼎残件,以纣嗣血脉为引,在殷商太庙遗址祭祀,辅以郁山丹砂所炼水银,方可使九鼎重归完整。
可殷商太庙遗址究竟在何处?巴清眉头紧锁,指尖在书页边缘摩挲,突然触到一处凸起的纹路。
她用指尖的血珠擦拭,那些细小的暗纹竟渐渐显现,组成一幅简略的地图——图上标注着太庙遗址,近三星堆,有金杖为记。
三星堆?巴清心中一震。
她想起三年前,家族商队从蜀地带回一个青铜面具,造型诡异,与中原器物截然不同,商队首领说那是从三星堆附近的古墓中挖出的。
当时她只觉得面具上的纹路与巫纹有些相似,如今想来,那定是殷商与古蜀文明交融的痕迹。
她握紧典籍,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先祖带着鼎耳避于蜀地,三星堆定藏着九鼎的秘密。
【三:末页惊现,金杖残影】巴清继续翻阅《鼎嗣录》,青铜书页一页页在她手中展开,记载的内容从殷商九鼎的铸造工艺,到丹砂炼汞的秘法,再到巫纹觉醒的征兆,每一页都让她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认知。
当翻到倒数第二页时,她发现书页间夹着一片干枯的丹砂叶,叶片上用朱砂写着金杖者,鼎之魂也,字迹苍劲,与扉页的世系图出自同一人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