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汞火熔兵藏锋芒】在中军帐旁边的宽阔空地上,五座巨大的熔炉已经被稳稳地架设起来。
这些熔炉高达数丈,仿佛是钢铁巨兽一般矗立在那里。
炉中的火焰熊熊燃烧,散发出炽热的气息,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炉中所烧的并不是普通的焦炭,而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焦炭。
这种焦炭中掺入了丹砂和鼎灰,使得火焰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银蓝色。
这是巴清改良的“汞熔法”
所带来的独特效果。
这种方法能够将铁器熔化成一种带有丹砂纹路的铁锭。
这种铁锭看起来就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而不是普通的兵器。
这样一来,即使这些铁锭被敌人发现,他们也很难辨认出它们原本是兵器。
,!
同时,这种铁锭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作为日后重逢的“凭记”
。
当巴清和她的同伴们分散之后,他们可以通过这些独特的铁锭来相互识别。
这不仅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信任,也为他们的重逢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纽带。
士兵们排队将兵器投入熔炉,铁戟、弩箭、短刀落入火中,发出滋滋的声响,蒸腾的银雾里,竟飘着淡淡的丹砂香。
阿石捧着他的矿铲,铲头还留着上次挖汞矿时的划痕,他迟迟不肯放手,直到周仲拍了拍他的肩:“小子,铲头能熔,可君上教我们的挖矿本事,谁也夺不走。”
阿石咬了咬牙,将矿铲扔进熔炉,银蓝色的火焰瞬间裹住铲头,划痕渐渐被熔铁覆盖。
他抹了把脸,转身却见巴清站在熔炉旁,手里拿着那把陪她多年的青铜匕首——匕首柄上刻着“清”
字,是她刚继承家业时,墨家工匠为她打造的。
“君上,您也要熔了它?”
阿石愣住。
巴清点头,将匕首扔进熔炉:“你们都解甲了,我自然也不能例外。”
她的目光扫过正在熔兵的士兵,声音温和却坚定,“解甲后,你们各回去处:矿工弟兄们回巴蜀的矿场,留意矿脉里的汞液异动——墨家传来消息,骊山的汞矿已出现‘逆流’,恐与鼎阵有关;流民弟兄们入漕帮,长江上的楚系余孽还在劫丹砂船,你们要盯着那些挂着‘楚’字暗纹的货船;墨离,你带工匠们回机关城,修复上次被鼎震坏的机关,尤其是能探测汞毒的‘玄镜’。”
陈牧将最后一面赤霄军的战旗递给巴清,那旗帜上的“赤霄”
二字是用丹砂染的,边角已被战火磨得破损,旗面上还留着去年对抗匈奴时的箭孔。
巴清接过战旗,走到最大的一座熔炉前,亲手将旗帜投了进去。
银蓝色的火焰瞬间将旗帜吞噬,丹砂染的字迹在火中化作一缕缕红烟,飘向江面,与雾缠在一起,像极了矿洞里的丹砂尘。
“君上,”
周仲突然喊道,指向熔炉旁的一个木箱,“那是什么?”
巴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木箱里是三百多块巴掌大的青铜片,每块都刻着细小的玄鸟纹——那是用青铜鼎的残片打造的,浸泡过汞液,遇丹砂会发光。
“这是‘聚首令’。”
她拿起一块青铜片,递给陈牧,“你们带着它,若他日我需要你们,会在巴蜀的七座矿脉口点燃丹砂烽火,青铜片遇烽火的红光,会显出行军路线。”
士兵们依次领过青铜片,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阿石摸着怀里的青铜片,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去年矿洞塌方时,巴清递给她的那块丹砂——当时她说“拿着它,能辨方向”
,如今这块青铜片,也成了他们的“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