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它们虽从东洋一直分布到阿非利加,但不论哪处,数目总不多。
这蝶有趣的地方,就是雌雄异形:雄蝶两翅张开,只60毫米,但雌蝶却大得多,有90毫米左右。
雄蝶呈橙色的翅,上面散着白色的斑点,雌蝶是紫蓝色,前翅前缘及翅端的大半是黑色,斑纹是白色及黑色,脉和外缘也是黑色。
雄蝶的色彩和斑纹大概相同,但雌蝶呢,即使是一母所生,色彩和斑纹也大大不同。
这事却苦了采集家,有时竟错误加上各异的学名。
它们的色彩和斑纹要这样变化,的确好像另外有某种理由。
就是:这种雌蝶和一种桦纹斑蝶很相像,在野外看到,简直难以分别。
若制成标本,容易辨别,桦纹斑蝶的雄蝶后翅有臭腺,而它们只有黑纹。
桦纹斑蝶也是我国闽广一带最普通的蝶,能渗出一种毒液,从各种动物的追击中逃出。
而赤紫蛱蝶的雌蝶,就模仿它们,也想同样逃出食肉性动物的虎口,这就是赤紫蛱蝶的色彩和斑纹有种种变化的原因。
它们的幼虫,专吃一种杂草马齿苋的叶,所以倒是一种益虫呢!
赤斑蛱蝶(Arosialeveana)是当春雪融净后,就在森林道上,或飞或止的小蛱蝶。
所以它们是蛱蝶中最早出来的一种。
两翅张开有三四十毫米左右。
翅黑色,分布在我国北部一带。
这种蛱蝶的特点就是:它们的色彩和斑纹,因生长时的温度高低而变化。
这种蝶每年发生两回,四五月里出现的,翅黑色,上面有橙色斑点散布着,这叫作春型(formalevana),七八月里出现的,翅全部黑色,上有八字形的白条,这叫夏型(formaprorsa),像这样变换色彩的,叫作气候的二型。
第一回蝶是由越冬的蛹所羽化,而这种蛹,便是夏蝶所产的幼虫所化的。
当初被它们的换形术瞒过,连采集家都认为是两种蝶,替它们各自取了一个学名。
最初揭破这个秘密,发现春型、夏型原来是同一种的人,是德国道尔夫马矣斯台尔氏。
那位有名的华斯蒙教授是这样说明的:春型是祖先形,而夏型是因气候变化而来的后得形。
大概当冰河时代,这种蝶全是春型,后来,冬季缩短,气候渐渐暖起来,夏型方才发生。
所以有一个有趣的实验:我们如其把应该成夏型的蛹捉来,放在冰箱里,那么它就化成春型了。
反之,要将春型改成夏型,虽不是不可能,但手续比较麻烦。
而且,还可由增减温度,人工地造成种种中间型的赤斑蛱蝶来。
可见自然界是有种种变化的,现在还在不断地进行。
赤斑蛱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