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它们的幼虫常被蚁围绕着。
蚁一面头对头地挤着,一面用触角碰这幼虫,或轻轻地敲打它的腹部,仿佛我们的呵痒。
于是,幼虫兴奋起来,便分泌一种甘露给它们吃,因此,它们常受蚁的保护。
有时我们竟能在蚁巢中看到这种幼虫。
地中海沿岸有一种叫作泰尔苦斯、台亚夫刺斯斯(Tarucustheophrostus)的小灰蝶,常成群飞翔。
幼虫绿色扁平,要吃枣树的叶子,有时竟把全树吃得只剩光干。
这些幼虫,必定有一种蚁跟着走。
当幼虫成熟化蛹时,蚁便衔了搬运到自己的窠里去,用土盖着,好好地保护。
当蛹羽化成蝶时,也有因两翅不能展开而横倒的,蚁便赶忙跑去扶起。
碁子小灰蝶
蚁肯保护小灰蝶幼虫的理由,像上面所说:因为它们能分泌甘露给蚁吃。
幼虫的第七环节后缘中央,有一条横沟,生着一种瘤状突起。
这瘤状突起,常分泌一种蚁爱吃的甘露。
蚁一发现了这种小灰蝶的幼虫,便把以前很重视的蚜虫弃若敝屣,一齐集到这边来。
所奇怪的是:第八环节,气门的后方有两个管状突起。
这是有什么作用,现在还不曾知道,据独猛氏的主张,大概是散发某种香气,引诱蚁类用的。
但并不能说一切小灰蝶的幼虫都是有利于蚁的。
像印度所产的利夫剌·蒲剌索利斯(Liphyrabrassolis)小灰蝶,常产卵在职蚁的巢穴左近。
从卵孵化的幼虫,便潜入蚁巢中,捕食蚁的幼虫。
它们也同别的小灰蝶的幼虫同样,形状恰像蛞蝓,身子扁平,两侧有刃状物突出,而且背部和两侧,都像甲壳般的硬化,各环节的关节也看不清楚,只腹部中央是柔软的,但两侧也密生毡毛,能够避免蚁的攻击。
它们的头部,即便被蚁咬住了,只须向坚牢的胸板下面那么一缩,蚁便无可奈何了。
蛹也在蚁巢中。
所奇异的就是:由蛹羽化而出的小蝶,鳞毛很容易脱落。
它们略略一动,鳞毛便像尘埃似的飞起。
有时,蚁看见有蝶而去攻击,它便使鳞毛纷纷脱落,自己安全地飞出巢外了。
像这样食肉性的蝶类幼虫,在小灰蝶中也不少:日本有捕食竹上蚜虫的碁子小灰蝶(Tarakahamadaf.thalada),中国台湾更有不少白纹黑色小灰蝶的幼虫,身上盖了一层白蜡,在捕食介壳虫和别的昆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