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能识别真正的人才,并且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地位有能力举荐,一百个良材也难得有此机会。
身居权位又可以举荐纳贤成功的,十中难一。
或明足识真,有所妨夺,不欲贡荐;(虽识辨贤愚而屈于妨夺,故有不欲。
)或好贡荐,而不能识真。
(在位之人,虽心好贤善,而明不能识。
)是故,知与不知,相与分乱于总猥之中;(或好贤而不识,或知贤而心妒,故用与不用,同于众总,纷然淆乱。
)
有鉴别人才的能力却有所顾虑,难以举荐的。
有喜欢举荐人才却没有真正鉴别人才才能的。
所以,懂得鉴别人才和不懂得鉴别人才相互混杂。
实知者,患于不得达效,(身无位次,无由效达。
)不知者亦自以为未识。
(身虽在位,而未能识。
)所谓无由得效之难也。
故曰知人之效,有二难。
(是以人主常当运其聪智,广其视听,明扬侧陋,旁求俊乂,举能不避仇雠,拔贤不弃幽隐,然后国家可得而治,功业可得而济也。
)
真正具有鉴别人才能力的人,顾虑不能举荐成功的结果。
不具有鉴别人才能力的人,却认为没有遇到自己可以举荐的人才,这就是举荐的困难。
所以说,识别人材是否正确,存在着两种困难。
【释评】
《效难》之篇对于人才选取过程中的两种难处作了细致的分析。
首先是了解识别人才的难处,其次是了解人才的才能却无法有效举荐的难处。
对于这两点,作者又做了十分周详细致的分析。
在分析的时候,作者着重于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探究,一般人的观察和识别都不会很全面细致,把握的尺度也有所不同,加之对人才的识别又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很容易在选拔的过程中出现偏差。
就算识别清楚了人才的才能,接下来又会面临很多举荐方面的困难,所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现今社会领导者或者企业管理者在对人才进行识别的时候,一定要借鉴《效难》之篇对选拔人才进行分析。
破除一些知人识人方面的主观障碍,做到准确地识别人才,这样人才才会为己所用,不然就算人才有天大的才能,无法被正确识别又有何用呢?同时,识别选拔人才的时候对于客观障碍的破除也是十分必要的,是选拔人才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人才的才能如何被人识别选用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会受一些客观因素的阻碍。
如果能够了解人才的才能而又无法将其很好地运用,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