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用中成药治疗小儿感冒 如何辨证(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节用中成药治疗小儿感冒:如何辨证

banner"

>

在中医看来,感冒初起,热在肌表,没有入里,病位表浅,故为表证。

所谓表证,以恶寒恶风、发热或自觉无发热、头身疼痛、脉浮、苔薄白为主要表现,或有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这些症状是由于外邪客于皮毛肌腠,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所致。

治疗表证时,多采用宣发、透达、解肌、发汗的方法,用解表药发散表邪,使热从汗解,以达到透邪外出的目的。

应当最终缓解表证。

所以,中医治疗感冒发烧不是直接退热,而是通过解表发汗,即达退热的目的。

所谓解表就是通过有宣发、透达、解肌、发汗作用的药物驱邪外出,使机体从病理状态(感冒症状)回归生理状态(无感冒症状)。

这里的“邪”

可以对应病原体及其引起的感染,病原体可以是病毒,也可以是细菌、非典型致病菌(如支原体之类)。

中药解表发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善机体的微循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特别是天然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如干扰素,从而激发自卫能力和自身修复能力,最终杀死、排出入侵的病毒或细菌,使机体恢复健康。

凡以解表为主的药组成、并用于治疗表证的中成药统称为解表类中成药。

解表中成药具有发汗、解表、透疹等作用,在临**广泛用于治疗表证。

《新编国家中成药》有关解表中成药的品种有245种,其中解表散寒、解表清热、解表散风、解表化湿、解表退热、解表宣肺的中成药有52种,剂型涉及丸、散、片、颗粒、胶囊等。

根据这些解表类中成药的药性,可将其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两大类。

辛温解表类主要包括:紫苏叶、生姜、桂枝、荆芥、辛夷花、麻黄、防风、细辛、白芷等。

辛凉解表类主要包括:薄荷、桑叶、升麻、牛蒡子、葛根、**、柴胡、蔓荆子、木贼等。

这些中药都味辛,且富含挥发油,特别是发散风寒的药,含挥发油高达90%以上,发散风热的药,也含50%以上。

可见,挥发油在解表功效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这些中药辛味的来源。

另外,有的还含有生物碱(如麻黄)、黄酮(如葛根)、氨基酸(如羌活)等成分,这些成分也有一定的解表作用,是解表剂的药效来源。

解表中药无论辛凉与辛温都有发散作用,主要通过刺激汗腺分泌,改善末梢循环,或改善发热症状或降低恶寒怕冷症状,从而也改善了机体内环境,让病毒无法生存和复制;同时,能促使免疫细胞吞噬并杀灭的病毒,再通过体液(如汗液和尿液)将之排出体外。

所以,中医治疗感冒的药物以解表为主,按其功效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祛湿解表、透疹解表和消食定惊解表六大解表类别。

其中,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祛湿解表、消食解表,加上清热解毒之法,在小儿发热治疗中最为常用。

古代中医医家

中医诊断发热有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之异,少有单纯性表证患者,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入里化热症状,单纯解表不足以治疗此类疾病。

故治疗发热亦有汗法、和法、清法、下法之别。

治疗外感发热多选用汗法,以解表退热,并将其归为实邪。

治疗内伤发热则比较复杂,需先别虚实。

针对实热当用清法,以驱散体内热邪(各种炎症),积热者可用下法、吐法或消法。

针对虚热则用补法,血虚者补血,阳虚者温阳,气虚者益气。

针对寒热往来则用和法,以和阴阳、表里、气血及脏腑。

所谓寒热往来,说明邪郁于半表半里。

清代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中就说过:病在表者,宜汗宜散,病在里者,宜攻宜清,至于表证未除,里证有急者,则当和表里而兼治之。

翻译成白话就是:

(1)外感初起,热在肌表者,当用解表药发散表邪,使热从汗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葛先生的一往情深开局签到武当山人仙武帝高门主母穿成豪门女配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邪王嗜宠:无赖小公主上瘾无限灾难生存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外室美妾电竞大神太高冷,想撩!诸世大罗我是大渣男[快穿]从火影开始签到云端的世界I云之星魏武侯电影世界交换师我家野王是国服大佬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王者荣耀:打游戏成世界首富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小白骨我快亏成麻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