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放在家里,最愿意看的当属自家宝贝的脸色。
除此之外,谁的脸色都不愿意看。
太平无事的时候,脸色其实也可看可不看,一旦有个头痛脑热的,宝宝的脸色会变,这时候就必须看。
如果会看脸色,就会知道孩子可能着凉了、受风了、吃多了、穿少了、动多了或是睡少了。
因为宝宝的脸色是健康的晴雨表,会看脸色就可以预知宝宝有病无病。
正常的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富有光泽
不正常脸色:
白色:苍白、煞白、惨白
黄色:蜡黄、焦黄、暗黄
红色:通红、潮红、暗红
黑色:枯萎、憔悴
青色:铁青、锈色
儿科又称哑科,四诊之中,至少有两诊“问”
与“切”
无从着手,唯有望面色最为有效和快捷。
无论大人小孩,进门首先看到的就是颜面,而五脏六腑之神气皆可见于面色,因“五色者气之华也”
,所以,学会看脸色、望面色可以帮助宝妈宝爸们预知自家宝宝是否健康。
作为“哑科”
的儿科,望色诊病显得尤为重要。
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证候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居四诊之首。
正常生理状态下,小儿面部颜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富有光泽。
随着年龄、喂养、冷暖和疾病等的影响,孩子的脸色会出现各种变化,特别是生病的时候,小儿的面色可能会出现青、赤、黄等变化。
高明的大夫可以通过望小儿面色获知病在何脏,即望色诊病。
这是因为面部作为心之外华,由脏腑精气所荣,其颜色变化当然可以提示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在家长不能准确地描述症状体征时,望诊则是不可或缺的。
小儿最常见的病理性的面色包括青、赤、黄、白、黑五种,但在一定的生理情况下,小儿也会出现病色,此时,需要医生对小儿面色进行鉴别,得出正确的诊断。
当宝宝被热邪入侵时,引起一系列的发热症状,面部一般表现为赤色;当宝宝被寒邪入侵时,则会引起恶寒等症状,面色表现为白色。
小儿之病,先从面部气色观之。
如,面青主惊风之证、面赤主火热,面黄主伤脾伤食、面白主虚寒、面黑主痛,多是恶候。
总之,五色明显为新病,其证轻;浊晦为久病,其证重。
《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