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旦出现耐药菌感染,用了抗生素也没用,因为“耐药菌对抗生素耐受”
,也就是“抗生素对耐药菌无效”
。
自2008年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控制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文件,特别是2012年8月13号开始执行的《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史称最严“限抗令”
。
这些文件的出台旨在控制抗生素的临床滥用。
另外,长期以来,很多人搞不清消炎药和抗生素之间的区别,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往往导致很多时候误把二者混为一谈。
何为消炎药?消炎药指的是一类有抗炎作用的解热镇痛药,这类药除具有解热、镇痛功效外,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有的还兼有抗痛风作用。
这类药物按化学结构不同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丙酸类、乙酸类、灭酸类和昔康类。
常见的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阿司匹林、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美洛昔康、吲哚美辛(消炎痛),以及常用的复方药,如日夜百服宁、酚麻美敏片等。
复方制剂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对体温过高、持久发热或小儿高热,具有较好的降低体温、缓解并发症的作用。
但是,对儿童安全的解热镇痛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其他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尼美舒利、吲哚美辛)都不适合儿童使用,至于为什么,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尽阐述。
案例四:三岁男宝反复发烧咳嗽,怀疑肺炎
问诊时间:2014年9月1日
自行用药:葵花小儿退热口服液、美林、头孢、感冒清颗粒、阿奇霉素
建议用药:感冒清热颗粒、通宣理肺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
◆诊疗概述
因发烧用了三天“退烧药+抗生素(阿奇霉素)”
,发烧好了,咳嗽严重了,医院怀疑肺炎。
我当时建议:停用抗生素和退烧药,改用三种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通宣理肺颗粒+双黄连口服液),1天后痊愈。
◆宝妈自述
2014年9月1日大宝开始上幼儿园婴儿班,都是不满三岁的孩子,抵抗力低,有了病相互传染。
前辈没有说错,自此小病接连不断,尤其10月以后。
10月16日大宝开始发烧,自己在家给喂了三天葵花小儿退热口服液和美林,体温正常了,但流鼻涕严重,开始咳嗽。
10月20日按体重加用阿奇霉素,三天后仍未见好转,半夜两点咳嗽更严重,早上起来不想吃东西,食量也小了。
10月21日去医院门诊,医生问完情况先让验血,建议拍片输液(考虑到拍片有一定辐射,拒绝)。
看完结果后说是支气管炎,也有可能是肺炎,然后开了4盒头孢、4盒感冒清颗粒、2盒阿奇霉素,让雾化治疗4次,等等。
一看这么多抗生素,心就慌了,转头直奔北京医院杨老师办公室。
因为坐地铁,去的路上大宝比较兴奋,精神一直不错,体温略高。
到了北京医院,杨老师把过脉、看过舌苔后,一句话让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没有大问题,不是肺炎,不算严重。
给了我两个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和通宣理肺口服液,当场就喝了一次,因口感好,大宝一直说是糖水。
然后直接回家,晚上食欲也正常,睡前又喝了一次感冒清热颗粒和通宣理肺口服液,出了汗。
半夜两点体温开始升高,38℃左右,还是咳嗽,哭闹,用了降温贴,凌晨三点多才继续睡。
10月22日,早上起床继续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和通宣理肺,精神不好,由于咳嗽和哭闹,眼睛肿,体温在37℃左右徘徊,食欲不好,只喝了少量粥和水。
下午一点到凌晨五点持续高烧、咳嗽,从38.3℃到最高的40.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