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41章野地与文明(1)
banner"
>
曾经,拓荒者的马蹄没入草原的花海。
而如今,只要能找到一块四十英亩大的野地,
可以让草原植物姑息残喘,那就值得庆幸了。
人类创造了文明这个人工制品,所使用的原料就是野地。
野地作为原料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非常复杂多样的。
因此,由它生产出的文明也多种多样,这些文明之间的差异就是文化。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也是对野地多种多样的一种反映。
然而现在,人类历史面临着两种急剧的改变。
一是野地在逐渐消失,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越来越少;二是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步,必然会带来世界文化的大融合。
这两种潮流不可逆转,而且似乎不应当被逆转。
问题在于,在这两种变化面前,我们是否能够稍稍做一些改进,使某些可能在变化中消失的价值被保留下来。
对于正在辛勤工作的铁匠工人来说,铁砧上的原料就是他要征服的敌人;同样,对于拓荒者来说,野地就是铁砧上的原料,是他们要征服的敌人。
然而对于一个正在休息的劳动者来说,如果他们能够高瞻远瞩,就会喜爱和珍惜这个原料,正是这些原料铸就了他生命的定义的意义。
在此,我大声疾呼,希望有关人士能保护最后的野地,将那些地方当成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品保存。
这样,以后人们可以从那里得到启发和教化,从那里明白自己文化的起源。
残余野地
我们创造美国时所依靠的野地大多已经消失了。
在不同的地区,被保护的野地的大小,以及被破坏的程度,都有着实际的差距。
长着高禾草的草原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曾经,拓荒者的马蹄没入草原的花海。
而如今,只要能找到一块四十英亩大的野地,可以让草原植物姑息残喘,那就值得庆幸了。
这里拥有上百种植物,而且美丽纷呈,然而从祖辈那里继承了土地的人们却多半不认识它们。
不过,德·瓦加曾经从牛肚皮地下看地平线的短禾草大草原,虽然历经牛羊的践踏和农夫的不合理开垦,但依然尚未全部消失,分散成几个小块,大约有一万亩。
1849年,一些淘金人来到了加州,如果政府愿意在纪念墙上刻下他们的名字,那么这些大草原是否也愿意见证曾经的大迁徙?
湖泊沿岸的州曾经有原始松树林,海岸平原曾经生长着巨大的硬木林,然而如今再也没人见过这些景色;现在,哪怕只有几英亩这样的林地作为实验地,我们都会感到万分欣喜。
我们的枫树林和铁杉树林也已所剩不多,只有几片一千英亩大小的林子。
阿帕拉契山硬木林、南方硬木林,以及阿第伦达克山脉的云杉森林,还残存着为数不多的野地。
可是它们也即将遭遇被砍伐的命运,不久之后,旅游的道路就会延伸到森林中。
海岸线是消失最快的野地之一。
曾经太平洋和大西洋广阔的海岸线,如今已经变成了农舍和旅游的道路,五大湖未开发的海岸线,只有苏必略湖还有较大的残余。
海岸线是最具有历史性的野地,也是最接近消失边缘的野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