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另外一人,生性懒惰,求学时,各门功课老是不及格,以致屡遭留级,最后勉强毕业了,也只能凭着所学的知识立足于社会。
但由于他性情愚钝,而且不求进取,虽然找到了一份工作,却总是无法做好上司交代的工作,反而心中愤恨不平,不能忠于工作,最终只能被上司炒鱿鱼。
回到家里,又遭父母兄弟疏远,既不能得到家人的信任,也不能得到乡里的信任。
时间长了,他便开始自暴自弃。
这时如果有恶友乘机**,他自然就会不知不觉地走上邪路,最终不能以正道立于世,只好彷徨在穷途末路。
世人见之,会说他一生都处于逆境当中。
表面上看来,他的确像是处于逆境当中,其实并不是这样,一切都是他自身招致的。
韩退之在《符读书城南》这首诗中是这样勉励其子的: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阊。
两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达去,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谭谭府中居。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这首诗虽然是勉励人们要以求学为主,但也能从中知道顺境与逆境的不同。
要而言之,恶者虽教也不得其方,善者不待教而自知其道,这是自然和命运所造成的。
如果一个人知识渊博且聪慧,再加上努力拼搏,他绝对不会陷入逆境。
既无逆境,顺境的说法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有人因为自己个人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逆境这一结果,自然就有与之相对的顺境这一说法。
譬如身体虚弱的人,他感冒了怪罪天气寒冷,他腹痛怪罪暑气,而闭口不提自己的体质差。
如果平时注意锻炼,在感冒和腹痛到来之前,把身体锻炼结实了,那么,自然就没有因气候的变化而遭受病魔侵袭的忧患。
这是由于平时不注意锻炼而招致的疾病。
害了病,不责怪自己反而怨恨气候,这与自作孽造成的逆境归罪于天是同一个道理。
孟子见梁惠王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意思就是说,不承认自己政治的疏失,而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是不好的。
人民是否顺服,年成的好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能专力于仁政。
然而,把民不归服归罪于年成不好,这和自己造成了逆境,都是出于同一种心理。
总之,大部分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弊病,即在对待逆境的问题上,总是无视自己的智能与勤勉程度如何,这真是愚蠢之至。
我相信,一个人如果能以自己的智能,再加上一番努力,那么,社会上一些人所谓的逆境绝对不会降临到这个人的头上。
综上所述,我敢断言:世间绝无逆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