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反之,如取前者,国家社会必定日臻于兴隆、理想。
因此,我提倡“客观的人生观”
而排斥“主观的人生观”
。
孔子曾教导我们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我认为在社会和人生处事上,都要按照这个教导去做。
所谓“欲己立则先立人,欲己达则先达人”
,听起来有些买卖交换的意味在内,好像是说,为了使自己的欲望达成,必须自己先忍一忍,让以他人,而后自己才能成功。
其实,孔子的本意绝对没有那样卑鄙。
他是要人先完成立人之目的,然后达成立己的目标,再付之于行动表现。
这是孔子所教导我们的行为榜样,君子的行为必须遵守这个顺序。
换言之,这是孔子在为人处世上的觉悟,我也认为人生如此才有意义。
日日新
社会上的事物总是随着年岁而进步,学问方面也是从内到外逐渐有新的东西产生。
总之,社会是在日新月异中不停地进步的。
世间的事物,时间一久必然产生弊端,都不免使长处变短,本来是有利的却变成有害的。
尤其是因袭一久,活泼精神便完全消失。
中国的《汤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虽然不值得特别提起,但日日新,又日新的说法的确有意思。
世间的事情,一旦流于形式,精神会马上颓唐下去。
因此,凡事都要日日更新,怀有这种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今日,政治的停滞不前,就是由于繁文缛节导致的结果。
官吏只看表面、形式,从不深入追究事情的真相。
比如:将自己该管的事物机械地处理掉,便十分满足了。
这一现象并不只限于官吏,民间的公司、银行也逐渐形成了这种风气。
本来流于形式一事,在朝气蓬勃的新兴国家比较少见,多半是发生在旧习长年因袭累积的古老国度。
譬如德川幕府的垮台,就是种因于此。
所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也是这个原因。
灭幕府的正是幕府自己。
大风吹来,强木不倒,也同此道理也。
我一向没有宗教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没有其他的信仰。
我信仰儒教,将它作为我言行的规范。
“获罪于天无所祷”
,对我个人而言的确如此,但对一般民众是行不通的。
毕竟知识程度较低的人,还是需要宗教的。
然而,以今日的状况来说,天下人心无所依归,宗教也流于形式,空洞无物,好像茶道方面的流派、作风,令民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