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21章莫里斯·梅特林克(2)
banner"
>
1896年出版的《阿格拉凡和赛莉塞特》,被梅特林克自称为“转折性作品”
。
在这里,主人公已不再是命运的牺牲品,赛莉塞特为爱人的幸福勇于自我牺牲,而阿格拉凡则不向陈规陋习屈服,终于战胜了命运。
从同年出版的散文集《卑微者的财富》中可以看出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他开始转向带有消极悲观色彩的浪漫主义。
1898年梅特林克又移居巴黎,此时的他已然是风行一时的象征主义剧坛的代表了。
他开始和赞成社会主义的人士不断接触,这也使得他从空想向现实生活和真实的世界靠近,无论思想还是创作上,他都有所前进。
在他的论文集《智慧与命运》中,他呼吁人们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地认识世界。
到20世纪初,他开始对传统观念和信条产生了怀疑,他试图从自然界的生命里,从现实环境里去探索真理、认识世界。
他开始写作一些自然哲学的作品,如《蜜蜂的生活》《花的智慧》《白蚁的生活》等。
但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家,他是想借此“确定我们在大地上的地位”
,探索道德、人类命运等问题。
这一时期是梅特林克创作的一个高峰。
在《莫娜·瓦娜》中,梅特林克肯定了人有爱的权利,肯定了爱国主义思想,提出了自己新的道德观。
在《圣安东尼显灵记》中则鞭挞了资产阶级,揭露其贪婪虚伪之本性。
而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则是《青鸟》。
在六幕剧《青鸟》中,剧本通过樵夫的两个孩子棣棣和咪棣在圣诞节前夕梦见他俩受仙女蓓丽吕之托,为她病重的女儿去寻找青鸟——幸福的象征,表达了“只有甘愿把幸福给别人,自己才会获得幸福”
的思想。
《青鸟》歌颂了人的善良和力量,相信人能够战胜自然界尚未被认识的力量和规律,能够战胜贫困、饥饿和战争。
从《青鸟》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理想的憧憬,这也是梅特林克戏剧创作中少有的一部富于乐观精神的作品。
无心插柳的诺贝尔奖
1908年《青鸟》发表后,引起剧坛的极大反响,该剧首先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搬上舞台,而后相继在英、法、德、美等国上演。
此后,众多剧团排演该剧,演出盛况空前,《青鸟》使得梅特林克真正具有了世界影响。
这也引起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真正注意。
其实早在1903年,梅特林克的名字就出现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办公桌上,那次,他的推荐人是大名鼎鼎的法国作家法朗士。
那一年,法朗士推荐的名单共有三位:第一位是托尔斯泰,第二位是布兰德,第三位便是梅特林克。
而直到1908年《青鸟》被发表后,才开始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推荐梅特林克的热潮;梅特林克在《青鸟》发表后的第三年,终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由一位瑞典官员——瑞典驻罗马的公使毕尔特推荐的。
这一年,英、法、意等国都推出一些强有力的人物参选,法国民众团体推荐的是“昆虫世界的荷马”
——法布尔,理由是他的著作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并在报纸上介绍这位经济拮据的昆虫专家的感人事迹。
而法兰西学院则推荐了作家罗狄,并开列其著作书目,评论文字等,足有60页之巨。
英国则推出哈代、萧伯纳、詹姆士等人。
意大利也推出小说家弗加沙洛,然而他在推荐书刚刚送出没多久便去世了。
与英、法等国推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梅特林克的推荐书简单得仅仅只有极短的五行字,这“有心栽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