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的战术腰带上挂着三把不同型号的匕首,每一把都仿佛诉说着一段独特的战斗故事。
“这里的规矩:雨水是饮用水,枯木是取暖煤,每粒米都要数着吃。”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一股在这艰苦环境中磨砺出的坚毅。
说着,他抬手指向悬崖边的帆布蓄水池,“上周炊事班老杨去接山泉,被滚石砸断两根肋骨。
在这儿,每一滴干净的水,每一份能维持生活的物资,都来之不易。”
当晚,所谓的接风宴简单至极,只有压缩饼干和雨水。
傣鬼坐在一旁,用匕首费力地撬开罐头。
他操着那口混合着云南口音和果敢腔的话语抱怨道:“这他妈比我们在非洲维和时还惨。”
作为突击组里唯一的傣族士兵,他的身上有着独特的气质。
听说他的夜视仪里藏着家族秘制的草药膏,那是他们家族传承下来的宝贝,在执行任务时,或许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大家就着雪水咽下干硬的压缩饼干,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都明白,这就是他们即将面对的真实生活。
第二天黎明,薄雾笼罩着整个高地。
我站在哨位上,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清边境线。
五十米外的界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饱经岁月的洗礼,像是一颗残缺的龋齿。
对面缅甸边防军的木头岗楼歪歪扭扭,在晨雾中显得破旧而又落寞。
岗楼上哨兵手中的老式步枪,在这朦胧的晨雾中泛着幽光,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此时,一号哨位的部署图在战术平板上缓缓展开:-了望塔(12米钢结构):安排2人值守,配备88式狙击步枪和热成像仪。
这两名战士就像是高地的两只锐利鹰眼,时刻警惕地观察着周边的一举一动,无论白天黑夜,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卫星塔(30米碳纤维):能实时回传3公里边境影像。
它高高地耸立着,如同一个忠诚的卫士,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边境地区的情况源源不断地传递回来,为整个哨位提供最及时、最准确的情报。
-流动哨:由4人组成,每小时沿s形巡逻路线交叉覆盖。
他们四人就像灵动的猎豹,在边境线上穿梭巡逻,相互配合,确保每一寸土地都在掌控之中,不给任何企图越境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潜伏哨:2人一组,身着吉利服,携带单兵雷达,并且每日更换伪装点。
他们如同隐匿在暗处的猎手,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各个角落,凭借着出色的伪装和先进的设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记住,这里的每片草叶都是眼睛。”
突击组组长邓班走了过来,他的战术手套轻轻划过等高线地图。
邓班是一位参加过湄公河行动的老兵,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历经战火洗礼后的沉稳与坚定。
他的腕间戴着一只战友的牺牲纪念手环,那是他对逝去战友的深深怀念,也是他坚守岗位的动力源泉。
“上个月老缅越境砍了三棵紫檀,我们的潜伏哨在雨林里盯了三天三夜。”
他缓缓说道,言语间仿佛又回到了那次紧张的追踪行动,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这看似平静的边境线上,时刻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冲突和危险,而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牧羊人:活着再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