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对方不仅知道他现实身份,但这在高手圈不算太意外,还精准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团队开发的、用户量最大、也最容易在细节上被挑刺的“超信”
和“闪浪”
!
这份眼光和耐心……有点意思。
报告指出的问题虽然看起来琐碎,但条条在理,有些点,比如信息茧房、热评逻辑甚至切中了产品设计的深层痛点,只是被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提了出来。
【林浔】:报告收到。
分析切入点独特。
你关注用户体验细节?【逻辑引擎】:关注逻辑自洽与效率最优。
大规模应用是观察群体行为逻辑与系统交互冗余的最佳样本池。
漏洞是逻辑不完美的具象化表现。
贵方‘深瞳’安防ai的逻辑链优化(参见公开论文)方向正确,但局部节点算法存在可并行化处理空间,理论效率可提升约35。
具体模型已附后。
对方不仅回应了,还顺手又抛出一个技术彩蛋!
林浔看着附带的那个关于“深瞳”
优化的简短模型,指尖在光屏上微微停顿。
湘君在他脑子里已经开启了弹幕模式:“这货是属啄木鸟的吗?专挑咱家树上可能有虫眼的地方啄?!
连‘深瞳’这种相对核心的东西都能看出优化空间?虽然只有35……但这眼力劲儿也太毒了吧!
ta是住在bug收容所里吗?!”
两人就着大规模应用中的逻辑优化、算法效率、用户体验与系统性能的平衡等话题,通过冰冷的文字在虚拟空间展开了一场高效到近乎冷酷的讨论。
字里行间充满了数学符号般的精确和工程图纸般的严谨,完全没有普通人聊天该有的“吃了吗”
和表情包斗图。
讨论到某个关于“闪浪”
推荐算法中“冷启动”
问题的优化策略时,林浔忽然在意识中问湘君:[一年多前,你查过ta。
最终的落脚点是?]湘君的记忆被瞬间激活,像被点开的回收站压缩包,语气变得极其古怪。
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种“我是不是当时网线被猫啃了”
的自我怀疑:“啊,对!
是有这么回事!
那次论坛文斗后,我这不是好奇嘛。
就想看看是哪个犄角旮旯蹦出来的逻辑怪胎,就顺手……嗯,深入友好地拜访了一下他的网络足迹。”
湘君顿了顿,似乎在努力组织语言描述那个极其离谱的发现:“过程就不赘述了,反正七拐八绕,穿过层层迷雾,最后定位到的ip物理地址……显示在魔都市中心一栋高级公寓楼里。
然后……我调取了那个ip地址关联的一些……嗯,相对公开的网络活动痕迹……”
湘君深吸一口气,用一种近乎梦呓、世界观被按在地上摩擦的语气说道:“对面坐着的,当时网络活动最活跃的时段,关联的用户画像和行为特征分析显示……高度吻合一个刚满九岁的小女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