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江欣蓉依法向通讯运营商调取了更详细的基站切换数据和后台日志,利用她自己编写的算法模型,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清洗和分析,试图还原赵铭手机当时真实的信号连接轨迹。
经过数个日夜的持续攻关,江欣蓉终于在一堆杂乱的数据流中发现了异常。
她立刻将分析结果展示给秦风:“秦队,找到了!
在赵铭声称他一直在楼下客厅通话的那个时间段内,尤其是在那近十分钟信号不稳定的窗口期,他的手机除了连接覆盖客厅区域的宏基站信号外,还曾短暂但清晰地连接到了一个功率很小、覆盖范围极其有限的微蜂窝设备!”
她指着屏幕上高亮显示的设备标识和信号强度图谱,语气肯定:“根据我们之前对韩家别墅的信号环境测绘,这个特定标识的微蜂窝设备,其覆盖范围精准地囊括了二楼书房以及相邻房间和外部阳台区域,而根本无法有效覆盖到一楼的客厅!”
这个发现意味着,赵铭的手机在案发当晚那个关键时间段,曾经出现在书房附近,这与他自己声称的“一直在楼下客厅”
的说法产生了直接的、无法用信号漂移来解释的矛盾!
这份基站切换数据的分析结果,虽然仍属于间接证据,但却是目前所能获得的、最能直接质疑赵铭不在场证明的关键技术证据,为突破其心理防线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在技术侦查取得突破的同时,秦风指示周强带领一队便衣侦查员,对韩家别墅所在的整个高端社区,进行了一次极其隐蔽的地毯式搜索。
他们的目标明确:寻找可能被凶手丢弃的作案工具,特别是那种能造成栏杆上特殊细微划痕的特制工具。
搜索行动在夜深人静时展开,侦查员们穿着便服,伪装成物业维修或保洁人员,重点排查社区内所有的垃圾集中分类点、隐蔽的绿化带角落、以及社区外围临近的公共垃圾桶。
他们甚至调取了近段时间社区垃圾清运车的出入记录和垃圾处理厂的分类记录,试图追溯可能被运走的可疑物品。
过程枯燥而漫长,连续几天的搜寻都一无所获,恶臭和肮脏的环境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和毅力。
就在搜寻工作陷入僵局,准备调整方向时,一名经验丰富的老侦查员在社区边缘一个相对偏僻、主要用于堆放园林修剪废弃物的临时堆放点,有了重大发现。
他注意到一堆枯枝败叶下,有一个用黑色油布粗略包裹的长条状物体,半掩在泥土里,显得颇为突兀。
他小心地戴上手套,轻轻拨开覆盖物,将那物体取出,打开油布,里面赫然是一把造型奇特、泛着冷光的工具!
这把工具长约二十厘米,手柄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但前段并非普通的刀片或锯条,而是一个可调节角度的、极其纤薄锋利的特制刮刀头,刀头材质特殊,闪着寒光,其厚度和刃口形状,与栏杆上发现的那些细微平滑切割痕迹的推测模型高度吻合。
周强接到报告后立刻赶到现场,他小心翼翼地将工具装入专用的物证袋,第一时间送回市局技术中队进行紧急鉴定。
技术中队的实验室里,鉴定人员首先对工具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在手柄不易察觉的缝隙处,成功提取到了数枚残缺的指纹。
经过与赵铭的指纹库进行比对,确认其中一枚残缺指纹与赵铭右手中指的指纹特征点完全匹配!
紧接着,鉴定人员使用高倍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特制刮刀的刀头进行了微量物质提取和分析。
在刀头与基座连接的极其细微的缝隙中,他们发现了些许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微量颗粒物。
经过成分分析,这些颗粒物的颜色、成分比例,与韩家别墅书房阳台栏杆表面的专用防护漆涂层完全一致!
这把被丢弃的特制工具刀,上面同时发现了赵铭的指纹和栏杆的油漆微粒,成为了连接赵铭与犯罪现场的直接物证,其证明力极其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