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佛法的弘扬
banner"
>
回到祖国
玄奘在官方人员护卫下,被迎到长安城内朱雀街的驿亭,这是京城驿传文书中心所附设的行旅休息处。
他们把玄奘带回来的佛典、佛像接运上岸,统计了一番,玄奘带回的物品,大、小乘佛典及有关因明、声明论方面的典籍共六百五十七部,出动了二十匹马驮运。
另外还有佛陀舍利一百五十粒、佛像七尊。
第二天,长安城内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众人将玄奘所带的这些佛典、佛像由朱雀门迎接到弘福寺。
当时长安城门大都是以星宿命名,玄武在北,朱雀在南,所以长安城内的皇城,北门叫玄武门,南门叫朱雀门。
玄奘在长安待了半个月,将诸事安顿一番就专程赶到东都洛阳去见太宗。
二月初一,太宗在仪鸾殿接见了他。
提到当年的偷渡出关,太宗亲切地玄奘说:“出家人和一般俗人当然不同,何况法师是为了度众生而舍身求法,更没有什么犯禁可言。”
玄奘紧接着就把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包括政治状况报告给太宗,太宗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玄奘的观察力本就敏锐,还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都用笔记了下来,加上之前受到过的因明学的训练,使他的讲述听起来有条不紊、引人入胜。
太宗在兴奋之余,提议把这些见闻撰写成书,让天下的臣民都可以了解。
太宗的这个提议,最终促成了《大唐西域记》的问世。
而在与玄奘的交谈中,太宗发现他具有惊人的政治潜能,当场就劝玄奘还俗辅政。
玄奘婉言但是很坚定地拒绝了,并说要他还俗从政,就好比舟行陆地,不但浪费了之前所学的佛法,还会徒然招来恶名。
玄奘表示自己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弘扬佛法,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太宗当时正在为远征高丽作准备,也没有过分强求玄奘,但是他请求玄奘同行,以便视察高丽的地理民俗,太宗觉得西域那么苦,玄奘都能去,这回随驾前往应该不会有问题。
玄奘无奈只好拿出出家人的法宝,说是释迦牟尼规定,出家人不得观看军队作战。
太宗沉思片刻,也就不再强逼玄奘了。
玄奘见状,就趁机向太宗请求,说自己想要到嵩山少林寺隐居译经,这样一来,既表明了绝无出仕之意,也符合玄奘自己的心愿。
但太宗没有答应,他让玄奘在长安城内的弘福寺译经,答应由官方供给所需的人力、财力。
玄奘自从回长安以后,经常有人去拜访他,甚至还经常出现成群结队的现象,严重打扰了玄奘的清净,既然太宗让玄奘留在京城,为了不影响译经的工作,玄奘只好要求太宗指派一些人帮忙维持秩序,太宗总算答应了。
三月初,玄奘从洛阳回到了长安弘福寺,这是太宗为其母后所建造的寺庙,建筑风格相当宏伟。
玄奘就在这里开始了一生中最伟大的事业——译经。
玄奘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组建一个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运用官方支援的庞大财力和人力。
佛教东传初期的翻译工作,多是由私人完成的,没有一定体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而且佛教兴起的最初那段时期,所谓的经、律、论三藏,系由直接受业于佛陀的弟子们领导合诵而固定并流传下来的。
早期的译经,大部分都没有典籍,译者们完全凭记忆翻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