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南印度之行
banner"
>
玄奘由恒河三角洲一带往西南,到达了今加尔各答的西南方,那里靠近海岸,当时是属于耽摩栗底国的地方。
那里是亚洲的主要港口之一,从那里可以乘船去中国或印尼。
有人告诉玄奘,由此地往西南航行两万四千里,就可到僧伽罗国,玄奘听后感到很动心。
僧伽罗国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或锡兰,又称狮子国。
之所以这个地方让玄奘感兴趣,是因为他听说僧伽罗国懂得小乘教义和《瑜伽师地论》的人相当多,于是就决定前往。
玄奘觉得海路应该要比陆路快而且安全得多,所以就打算乘船前往。
就在他等船的时候,无意中结识了一位来自南印度的高僧,他告诉玄奘说:“如果要到僧伽罗国,最好不要从这里的海路走,因为海上常有吃人的恶魔,经常会遇到各种灾难。
你可以由此处沿海岸走陆路到南印度的东南角,在那边坐船,三天以后就可到达,这样不但安全,而且可以顺便到处看看沿途的圣迹。”
玄奘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就继续走陆路,向南出发。
途中经过了一个叫乌荼国的地方,那里信奉小乘教,有伽蓝一百多所,僧侣一万多名,阿育王建的佛塔十多座,佛教很盛行,但也有不少外道邪徒。
乌荼国土壤肥沃,物产丰富。
那里也是达罗毗荼人分布的地区,居民身强体壮,皮肤黝黑,其方言与中印度各国全然不同,不过这些印度土著都十分好学。
玄奘在此地听说在其东南海岸有折利呾罗城,从那里可以遥望僧伽罗国高大的佛牙宝塔上的明珠,它像颗闪烁的星星。
折利呾罗城是来来往往的商旅聚集之地,也是个货物集散地。
玄奘再往西南行一千二百多里,到达了今天的根遮木城附近,那里有一个恭御陀国,该国崇尚武力,不信佛教而信奉外道,那里的居民仍用贝壳、珍珠作为货币。
再往西南,经过一片大荒林,玄奘大约又走了一千五百里,就由东印度进入了南印度。
他首先来到的是位于印度半岛狭长的东南地带的羯伽国。
这里也属于达罗毗荼人聚居的地区。
《大唐西域记》说此地夏季酷热,民风彪悍但热情诚实,通用的语言也与中印度不同。
羯伽国信奉小乘佛教,僧侣有五百多名。
早先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但传说有人嘲笑了住在山中的“五通仙”
,导致仙人大怒,用咒术使无数人死亡,后来虽陆续有各地的移民到来,人口还是很少。
这个国家在佛教史上曾发生过一件相当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据说阿育王之所以由一个残暴的君王,摇身一变而成为最伟大的护教者,原因之一就是他亲眼见到了战争的残酷,突然间翻然醒悟,明白了暴力并不是最佳的统治工具。
而引发他这种醒悟的根源,一般都认为就是公元261年发生在羯伽国的一场战争,在那场血腥的战争中,被俘虏的人达到十五万,战死的人有十万,因伤病饥荒死亡的人数也多达十万。
阿育王眼看双方死伤太过惨重,便开始重新审视战争的价值,最后他也许想到佛教的宽大与和平的教义,应可为他带来最好、最有利的统治方法,而皈依了佛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