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玄奘几乎把这两门学问当成是治学的基本工具。
玄奘对中国佛教的贡献,和他在印度时对声明学的研究是分不开的。
玄奘回国后的十九年里专注于译经的工作,翻译的经典合计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平均一年译出七十卷,这样的速度和工作量在整个译经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他所翻译的佛典,大、小乘均有,如果不是精通梵文和其他印度语言,是肯定没办法完成这些工作的。
玄奘不但译得多,而且译得好,很多作品被誉为是最有价值的译经作品。
声明学主要是指印度语文和文法之学,玄奘主要研究的是梵文,是讲述印度古梵文最早的书,相传是大梵天王所著,是印度古今文字的本源。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南北方各自有了自己的文字。
北方流行的大多是方形文字,南方流行的大多是圆形文字。
这本梵文中叙述的文法,包含词类变化、语尾变化等很多内容,是玄奘学习梵文的主要教材。
声明学对于翻译经典有很大的作用,从玄奘所译佛典的种类之多上就可看出,他在声明学上是下过苦工的。
《大唐西域记》中对于印度语的描述是“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
,在这里玄奘主要想要表达的意思是那里的方言繁杂,尽管如此,玄奘对于这些复杂的语言也有了系统的认识,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据说在那烂陀寺,戒贤大师共为他讲解过两遍声明。
除了声明学,玄奘也显示出了在因明学上的不凡造诣。
声明是对语文工具的研究,而因明则是关于思想方法的研究,也可说是运用语文的方法。
因明学与唯识学同为佛教学理上最烦琐、最难研究的学问。
不过,因明属各派共有的学科,是各派学科思想理论的基础和与敌派论辩时求胜的工具。
佛教真正普遍地运用因明学,是唯识学开始发展以后的事。
此一名称最先在佛教论典中出现,是在《瑜伽师地论》中,作为中国唯识宗之祖的玄奘,对因明学不是一般的重视。
自从因明在佛教中被广泛运用后,这门原本属于佛教之外学的学科,变成了佛教内学的重要内容,提出的理论都遵循因明学的原则。
对因明学贡献最大的就是世亲菩萨的弟子,南印度人陈那大师。
陈那大师有一些关于因明的著作,其中以《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最为著名,戒贤大师为玄奘讲了两遍他的经典。
后来玄奘回国后,把《因明正理门论》及陈那弟子天主所著的《因明入正理论》都翻译成了中文以供世人参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