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苗长高时,不断挖拨垄土培固甽中之苗的根部,使之根耐旱抗风。
第二年,甽、垄互换其位,以调节地力。
西北地区雨少风大,所以说这是一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比较科学的耕作方法。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
过能为代田,一畮三甽,岁代处,故名代田,古法也。
代田法的技术特点:
一是沟垄相间。
种子播种在沟中,待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将垄土壅苗。
其作用是防风抗倒伏和保墒抗旱,实际上体现了畎亩法中“上田弃亩”
的原则。
二是沟垄互换。
垄和沟的位置逐年轮换,今年的垄,明年变为沟;今年的沟,明年变为垄,这就是代田法得名之由来。
由于代田总是在沟里播种,垄沟互换就达到了土地轮番利用与休闲,体现了“劳者欲息,息者欲劳”
的原则。
三是耕耨结合。
代田法每年都要整地开沟起垄,等到出苗以后,又要通过中耕除草来平垄,将垄上之土填回到垄沟,起到抗旱保墒抗倒伏的作用。
赵过为了使代田法的推广有确实的把握,曾做了长期准备和细致安排,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和全面推广等一系列工作。
首先在皇帝行宫、离宫的空闲地上做生产试验,证实代田法的确能比一般其他的田地每亩可增一斛,为推广确定了前提条件。
然后是设计和制作了新型配套农具,为顺利推广代田法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条件。
其次是利用行政力量在京畿内要郡守命令县、乡长官、三老、力田、有经验的老农学习新型农具和代田耕作的技艺,为推广代田法奠定了技术基础。
再次是先在命家田、三辅区域公田上作重点示范、推广,并逐步向边郡居延等地发展。
最后在边城、河东、三辅、太常、弘农等地广泛推行,并取得了成效,从而得到民皆便代田的成功。
成功之后,各边城、河东、弘农、三辅等地区都纷纷学习代田法。
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良。
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主要农业工具是耒耜。
耒耜为木器,操作用人力,既累又慢,大大限制了生产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