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北军保卫京师的作用,又防止了可能发生的反叛。
中央军队的稳定,有力地控制了地方。
北军驻扎范围应较南军更广,人数更多。
与南军战士相同,北车士兵也是每年轮流调充的,年初来,年终归,称为“番上”
。
不同之处在于,北军士兵多由三辅地区现役战士充任。
三辅地区邻近京师,乡土、宗族、亲族的观念使其民与京师联系紧密、休戚相关,守土抗敌之情甚浓。
以子弟兵组成首都卫戍军来保卫京城,其中防微杜渐之意亦深。
北军兵力强盛,装备精良,有很强的战斗力。
吕后死后,陈平、周勃就是依靠北军之力制服诸吕的。
此外,北、南二军互不统属,军权直属皇帝,虽太尉也不得涉足。
北、南二军的兵力超过任何郡国,皇帝足可居重驭轻;北、南二军内外相辅相制,足以保证皇帝的安全;北、南二军不单保卫京师和宫城,有时还被皇帝派遣出征作战,是皇帝用来制御四方的两把利剑。
汉武帝长期用兵四夷,经常调用北、南军将士远征。
为了防止“内无重兵,或致生变”
,必须建立一支可以由中央随时调遣的“长从”
军,而不是一年一更换的“番”
军。
为了加强保卫京师的军事力量,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在中垒校尉的基础上又创建了由7个校尉而分领的7支军队,即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所屯步兵;越骑校尉,掌由越人组成的骑兵;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人组成的骑兵;胡骑校尉,掌池阳胡人组成的骑兵;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就是优秀射手部队;虎贲校尉,掌轻车部队。
每个校尉统领的军队约为数百人至千余人。
七校尉都归中垒校尉总领。
各校尉军的来源很多,有汉人,还有匈奴、越等少数民族,有的是经过特别选拔的,如射声士等。
八校尉军在建制上归北军统辖,但与北军的番上卫士不同,是以兵为职的长从军,长期屯驻于京师各城门内外。
汉武帝加强军事力量的另一个举措就是扩大兵源。
由于长期对外战争,旧的征兵制已满足不了频繁战争的需要,征发刑徒兵、蛮族兵、奴隶兵和募兵应运而生。
经过汉武帝的改革和实施,汉代的军制在发展中巩固了。
这个发展的最主要一点是使皇权与军权合一,使汉代军制的皇权性质专制化了。
汉武帝是全国各军最高的、仅有的统帅。
他紧握宫廷禁卫军,牢牢控制天下之兵,所以得运筹于帷幄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手,显威扬灵,以巩固强化他的专制统治,建立文治武功,建立大一统的汉帝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