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庆幸的是,汉武帝亲自阅览了他的奏疏,其中的某些观点打动了汉武帝。
汉武帝下令:“朝奏,暮召入见。”
同时被召见的还有另外两个上书的人,这两个人也是反对对匈奴作战的,汉武帝见到这三个人以后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这句话说明汉武帝对这几个人非常器重,当然,同时被召见的三个人中最受器重的还要属主父偃。
主父偃跪叩后,汉武帝说:“你的‘推恩令’朕看了,说得很好,现在你对众臣说说。”
“遵旨。”
主父偃施礼后说道,“启禀圣上,微臣以为,现在,不少诸侯王拥有地方千里,连城数十。
他们骄奢**逸,违抗命令,一个个像独立王国一样,对朝廷实际已形成对峙,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只恐怕难以收拾。
然而如要限制他们,又势必招致反叛……”
说着,主父偃抬头看了看汉武帝,汉武帝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于是,他又说道:“古时候,诸侯土地不过百里,天子容易控制,而现在,他们的势力已愈来愈大,如果皇上要削藩,他们就会联合反叛,吴楚七国之乱就是教训。
所以……所以,要制服他们就必须有万全之计,不过……不过……”
主父偃犹豫了一下。
宰相公孙弘说道:“主父偃,你怎么吞吞吐吐的,莫非怕遭到同晁错一样的命运?其实当今天子英明圣贤,你大可不必有什么顾虑。”
这时,汉武帝明白了主父偃的意思,于是说:“要是有什么不便那就到御书房谈吧!”
于是,主父偃跟汉武帝来到了御书房详谈“推恩令”
。
这时,主父偃便奏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要削减诸侯王的势力,就必须下令把诸候王的土地分封给他们的支庶子弟,组成侯国。
诸侯王的王妃很多,庶子不少,这样一个王国便可分为若干侯国,再把侯国隶属于郡,地位只相当于一个县。
如此,王国便可缩小,而朝廷所辖的土地却可扩大,天子的势力也就增强了。”
“说得好,继续说下去。”
汉武帝两眼发着光。
“这样,众多的小侯国主们就会万分感激陛下,而诸侯王们也没有反对您的理由。”
汉武帝听着主父偃的话,情不自禁地拍手称赞:“你说得太好了。
如此一石三鸟,朕何乐而不为呢?”
然后又问同时被召见的徐乐、严助,说:“徐乐、严助,你们对于主父偃的‘推恩令’有什么看法呢?”
徐乐禀道:“圣上,主父偃的推恩令确实是强干弱枝的绝招,微臣也以为可行。”
严助也在一旁应声说道:“这和贾谊提出的‘众逮诸侯而少其力’是一样的,确实可行。”
主父偃又说:“圣上,微臣还建议修建京都附近的茂陵,把各地豪强迁来,如此,便可内实京师,外灭奸猾。”
“这真是个妙计啊!
把天下豪强都集中到一起,这样好对他们加以限制,免得他们在当地横行。
这个办法好,朕也采纳。”
汉武帝说道。
汉武帝兴奋地看着眼前这几个年轻的才子,激动地说:“你们的主张真是太完美了,朕与你们相识恨晚啊!”
主父偃从此尝到了上奏章的甜头,每隔几天就会向汉武帝上奏,而且每次奏章一上来就切中汉武帝的心思,一年之中竟然被汉武帝破例提拔了四次。
所以,主父偃迅速地飞黄腾达了,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重要谋臣。
元朔二年(前127年)正月,梁王刘襄、城阳王刘延共同上书,上奏请愿将部分属邑分与其弟。
汉武帝马上批准,并下诏说:“诸侯王中有人想推广自己所享受的恩惠,分封领地给众子弟者,可一一奏报,朕将亲自给他们确定封邑的名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