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大力兴建土木工程(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上林苑中修筑有大型宫城建章宫,还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宫、观建筑。

如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的观象观;观赏白鹿的白鹿观;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如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橘之类的扶荔宫;角抵表演场所平乐观;养蚕的茧观;还有承光宫、储元宫、阳禄观、阳德观、鼎郊观、三爵观等。

上林苑中还有许多池沼,见于记载的有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当路池、太液池、郎池等。

上林苑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有极为丰富的天然植被和人工种植的树木。

近旁豢养百兽,放逐各处。

还设大量台观建筑及供应皇室所需的手工作坊。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但是,上林苑历经昭、宣二帝之后,到汉元帝时,因朝廷不堪重负而裁撤了管理上林苑的官员,同时把宜春苑所占的池、田发还给了贫民使用。

汉成帝时,又将“三垂”

的苑地划给了平民。

西汉末年,王莽于地皇元年(前20年),拆毁了上林苑中的十余处宫馆,取其材瓦,营造了9处宗庙;接踵而来的是王莽政权与赤眉义军争夺都城的战火,使上林苑遭受了毁灭性的劫难。

《西都赋》中说道“徒观迹于旧墟,闻之乎故老”

,说明东汉初期班固在写《西都赋》时,上林苑已是一片废墟了。

上林苑自秦至西汉,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二百四十多年。

在扩建、经营上林苑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或多或少与当时的政治征伐有些关系,这便是昆明池的开凿。

昆明池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所凿,在长安西南,周长40里,列观环之,又造楼船高十余丈,上插旗帜,十分壮观。

据《史记·平准书》和《关中记》,修昆明池是用来训练水军的。

元狩(前122―前117年)年间,地处今云贵一带的昆明国经常干扰西汉王朝对南方及西南的经略,汉武帝欲兴兵讨伐。

但征伐必通过滇池这个方圆300里的太湖,而汉楼船军建制尚未完备,且水战技能也不高,于是,汉武帝很生气。

便诏令加紧训练水军,同时在上林苑中划出一块旧沼地,动工开凿一个模拟滇池的人工湖泊。

第一,可以看看究竟是什么天险能够阻挡汉武帝天兵;第二,则可以通过演习,检验水军的训练成果。

元狩三年(前120年)昆明池正式开工,地址就选在上林苑内距长安西门30里外。

那时,汉武帝听说这个地方是原来周王朝的“灵诏”

所在地,这里的地势低洼,水量较小。

开凿昆明池所动用的劳役是从陇西北、上郡一带的戍卒中选取一半为主体,又征发了被贬谪的官吏,数量很庞大。

工程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加深“灵诏”

,并扩其地以像滇池。

其附近有“上林八水”

中的四条——沣河、滈河、潏水、皂水,且其水量丰富,可以通船,这样就保证了昆明池的水源供应,不久便建成了一个景色迷人的大型人工湖泊。

由于水质清澈,川流不息,昆明池实际上对解决长安城的供水问题起了重大作用。

长安城历经汉唐两代繁华,其水资源丰富,昆明池功不可没。

因此,当其最早用作水军训练的功能消失后,历代皇帝仍不断对昆明池及其泄水道、引水渠加以疏浚。

因此得以水盛不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书之皇后总想欺负朕神秘支配者超神大掌教联盟之从妖姬辅助开始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儿子,请给爸爸指条明路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绝品神医混都市穿成男团女经纪人,我带飞小鲜肉我的萌妃是大佬全球轮回之我锤爆了全世界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某剑魂的无限之旅学渣被家访,老爹竟是文坛巨佬太古剑尊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修仙道无境小心,前方高能超品修仙小农民一人之开始的道爷夫君位极人臣后什么都会的仁王君撼宙帝尊足球豪门开局就是死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