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上任之初,一些同年同乡莫不欢欣鼓舞。
认为升官的机会到了。
可是半年时间之后,他们便深感失望。
张居正并不任人为亲,最典型的例子有两个。
一个是他的同科进士,时任湖北巡抚的汪道昆。
他的确凭着张居正的关系,从地方的抚台升任为兵部左侍郎。
张居正让他去蓟镇巡视边防。
每到一处,这位汪侍郎第一件事就是拜会当地的文人,吟诗作赋,极尽风雅之能事。
回到京城后,他呈给皇上的巡边奏疏,是一篇字斟句酌的美文。
美则美矣,却对蓟镇边防的情况语焉不详。
张居正看了很生气,在奏疏上批了八个字:“芝兰当道,不得不除!”
意思很明显,你即便是一株美丽的芝草兰花,却因为长错了地方而不得不除——路是用来行走车马的,而非园圃。
于是,汪道昆被皇上下令致仕,回到歙县老家,当了一名真正的吟风弄月的诗人。
另一个例子是,仍为张居正同科进士的王世贞,他本想依靠张居正的关系谋求升官,但张居正觉得这位同年虽是名满天下的诗坛领袖,但并不具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的才干,所以拒绝让他担任要职。
王世贞因此记恨在心,他在晚年写了一部“嘉靖以来首辅传”
,对张居正褒少贬多。
他说“居正天资刻薄。
好申韩法,以智术取下”
。
在张居正同时代中,除了这部书,另有他的前任高拱写的《病榻遗言》,也是对他多有中伤。
重用循吏而疏远清流,这是张居正的一贯主张,也是值得肯定的用人之道。
但恰恰这一点,他得罪了读书人。
乃至在他死后,一些清流竟然配合豪强集团,对张居正横加指斥,大肆挞伐。
这不是张居正的悲哀,而是民族的悲哀。
黎东方先生的一段话,道出了个中奥妙:“中国的社会,尤其是在明朝,是一个只讲私情,不讲国法的社会。
谁要执法严明,谁就免不了得罪人。
官位愈高,得罪人的机会便越多。
想升官的升不到官,怕丢官的丢了官,说人情的说不到人情,借钱的借不到钱——如何不恨?恨张居正的人,实在太多了。”
五
张居正死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二十日,享年五十八岁。
在他之前的一连五位首辅,没有一位死在任上。
张居正真正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死,对朱明王朝来讲,是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但是,直接从张居正推行的改革中得到实惠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却并不这样认为。
张居正出任首辅时,朱翊钧才十岁。
一应国家大事,全凭张居正作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