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亚电早知其意,面含微笑,从容说道:
“诸君颇有疑虑之意么?假令余言皆虚,则所疑固非无理。
然诸君曷不试算以临时汽车从地球至月球之日数乎?不过三百日耳。
两球间之距离,不过地球周围之九倍耳。
毫无可异者在,乃已如听《天方夜谭》,骇怪至此!
设有人欲向太阳二十七亿二千余万里而运转的奈布青星以旅行,则君等将何如?且以爱克佉斯星距我数千万里之距离,想象地球与月球之距离,则君等又将何如?噫,近若比邻,而妄人乃曰何星与地球之距离凡几许,地球与太阳之距离凡几许,频说天体各个之距离,岂非背理之至么?……余就太阳系思之,此太阳系者,系坚固之实质体,组织之众惑星,皆互相密接,所谓存在其间之空间,仅如金、银、铜、铂等至微极细的空间而已。
故彼等所谓何星与地球之距离几何,太阳与何星之距离几何者,果何为乎?其间无真距离之可言也。
诸君其思之否?诸君其思之否?”
语声未绝,忽有大呼者道:“道星与地球间,无空间之存在耶!”
则麦思敦也。
亚电正想着下文演说,不备防忽地霹雳般的大声,直冲耳膜,大吃一惊,几乎从演坛落下,幸而连忙扶住,方免于难。
若竟跌落演坛,则身负重伤,是不消说;便是喋喋辩论的无空间说,也可借从演坛落至地面的实有空间,而大悟彻底了。
听众口虽不言,而眉目间却显出嘲笑的影子。
亚电知道人有嘲我之态,整一整衣,泰然说道:
“听众诸君,适所论地球与月球之距离,惟一细事,殊无足深思者。
总之:不越二十年,我地球上人民之半,必能旅行月中,一新耳目。
所憾余孤陋乏识,不能解释此极大问题,深用自愧!
今乃屡蒙垂问,余不觉忻喜欲狂,遂至失仪,有渎诸颜,罪诚无赦矣。
诸君若宥其罪,而再赐以问难,则余必竭所识以对诸君。”
演说者既表明解释疑问之意,社长见他勇气凛凛,力敌万人,十分敬爱,想把实验上的疑问,提出几条,互相问难,以鼓其气,便肃然起立,先述发明之事,令亚电注意,才说道:“我新交之良友乎,君以为月世界及他惑星中,必有人类栖住的么?”
亚电微笑答道:
“社长阁下,蒙君不弃,垂询极大疑问,余幸何如!
抑此疑问,虽布留佗、瑞典、巴格波儿等诸硕儒,犹不能究其蕴奥,况不学无术如余者乎!
然仅就余所见言之,则当从穷理学者之说,以下见解,即由‘宇宙间废物无形’一语想来,则彼世界必可供人类之栖居;既能栖居,则所栖居当必有人类。”
社长道:“此疑问未经确定,亦不能援引定理,惟由个人思之,自不能不生月球及惑星中,能否栖居之问题耳。
故余之独断,则窃以为月球及惑星,乃人类可居之处也。”
亚电道:“余意亦复如是。”
两人问难之间,坛下众人,也各纷纷议论,甲发论,乙驳击,丙折衷,声如鼎沸,而其多数,则皆执月界及惑星中无可居人类之理。
其说道:“若人类欲栖居他世界中,则天授的性质,必当随惑星与太阳的距离而大行变革,否则或为大热力所炙,或为大寒威所虐,断无生存之理的。”
亚电答道:
“余适与社长言,未及细听诸君之说,敢谢诸君,并乞少令会场静肃,余将表明反对之意见矣。
盖余实将主张,彼世界适于人类之说,以搅破诸君之迷梦者也!
余虽非穷理家,然亦略通其义。
穷理家云:接近太阳的诸惑星,皆各含少许温素,其温素于轨道上回转之际,与远离太阳诸惑星的多温素,因运转之力,互相均和,得热力平均,以成适于有机体如吾人者可栖居的温度。
设余真为穷理学者,余将曰:造化于地球上动物中,示特别生活状态之例甚多,如鱼,如水陆两栖类,其理均难索解。
如栖居海中的一种动物,居极深之水底,受与五十或六十气压相等向海水压力,而身体毫无破碎之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