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13章 强化个人价值感
banner"
>
我们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了解情况,然后有一天,我们如梦初醒:自己暗地里已经上当受骗了。
我们必须承认,除非我们对自己撒谎,否则我们很容易或多或少地被愚弄、被欺骗、被蒙蔽——即使我们并不是特别幼稚。
实际上,我们的人性使我们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归属感: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只有在他人赞成(或不赞成)的情况下才能成为自己。
这也源于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我们成长过程中伴随的原则——服从、尊重权威、尊重标准、尊重惯例……
正如我们在上一章中所看到的,这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我们对个人价值的感觉,我们也称之为自我评价。
个人价值感
简单来说,对自我的评价,就是看到底是否爱自己。
当我们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我们的自尊心就会增强;反之,仍然根据自己的标准,当我们做了错事,我的自尊就受到伤害。
我们可以看到这完全是主观的——我们既是裁判又是参与者。
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的自我评价是我们(真实的自己)和我们想要成为的人(理想的自己)之间的关系。
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越大,对自我的评价就越低。
在这种情况下,自尊与自信是有区别的,这体现了个人的效能感:我们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是否具备能力。
例如,你知道自己不擅长足球、数学或手工,但你不会因此得出负面结论,因为这些活动很少有价值或没有价值。
相反,有人认为自己非常具备专业能力,但他从中得出的是负面的自我评价,因为在他看来,自己从事着一项没什么价值的工作,例如传达人员、应召女郎、房地产经纪人……
为什么我们自爱(或者不自爱)?
我们的自我评价取决于许多因素,一些是客观的:基因、年龄、性别、教育等。
例如,今天,我们知道自我评价有一部分是天生的,约三分之一。
当我们比较真假双胞胎的时候,我们发现具有相似遗传基因的真双胞胎具有相同的自我评价,而假的双胞胎则不是。
年轻人的自我评价相对较低,并且在生命旅程中(平均)稳定增加,直至60岁时达到顶峰,之后就开始下降。
而且自尊心在生命中某些时候更加脆弱、不稳定:青春期,由于存在疑惑;分娩期,由于孩子的到来颠覆了自我认知;更年期,不能生育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损失;老年期,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
我们还知道,女性的自我评价通常略低于男性。
这也许是因为,长久以来,儿子更受喜爱已成一条规则。
在贫穷国家,通常是把新生的男孩喂饱之后才去喂女孩,而且女孩子的食物营养价值低,她们受到更少的照顾。
在富裕国家,母亲哺乳男孩的时间更长,她们会更加紧紧地抱着男孩儿的身体,并且会更乐意给男孩喂饭,而不是出于“需求”
,她们跟男孩说话更少,但是更经常地抚摸他们。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肢体上更为亲密的表现,解释了为什么男孩对自我的评价更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