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人怨神怒,则灾害生;灾害生,则祸乱作;祸乱作,而能以身名令终鲜矣。
是岁,大雨,谷、洛溢,毁宫寺十九,漂居人六百家。
徵陈事曰:
臣闻为国基于德礼,保于诚信。
诚信立,则下无二情;德礼形,则远者来格。
故德礼诚信,国之大纲,不可斯须废也。
传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又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
然则言而不行,言不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
不信之言,不诚之令,君子弗为也。
自王道休明,绵十余载,仓廪愈积,土地益广,然而道德不日博,仁义不日厚,何哉?由待下之情,未尽诚信,虽有善始之勤,而无克终之美。
故便佞之徒得肆其巧,谓同心为朋党,告讦为至公,强直为擅权,忠谠为诽谤。
谓之朋党,虽忠信可疑;谓之至公,虽矫伪无咎。
强直者畏擅权而不得尽,忠谠者虑诽谤而不敢与之争。
荧惑视听,郁于大道,妨化损德,无斯甚者。
今将致治则委之君子,得失或访诸小人,是誉毁常在小人,而督责常加君子也。
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惠,然虑不及远,虽使竭力尽诚,犹未免倾败,况内怀奸利,承颜顺旨乎?故孔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
然则君子不能无小恶,恶不积无害于正;小人时有小善,善不积不足以忠。
今谓之善人矣,复虑其不信,何异立直木而疑其景之曲乎?故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
信之为义大矣!
昔齐桓公问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霸乎?”
管仲曰:“此固非其善者,然无害霸也。”
公曰:“何如而害霸?”
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用,害霸也;用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晋中行穆伯攻鼓,经年而不能下,馈闲伦曰:“鼓之啬夫,闲伦知之,请无疲士大夫,而鼓可得。”
穆伯不应。
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君奚不为?”
穆伯曰:“闲伦之为人也,佞而不仁。
若使闲伦下之,吾不可以不赏,若赏之,是赏佞人也。
佞人得志,是使晋国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安用之!”
夫穆伯,列国大夫,管仲,霸者之佐,犹能慎于信任,远避佞人,况陛下之上圣乎?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无为之化何远之有!
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有罪,赏不加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
帝手诏嘉答。
于是,废明德宫玄圃院赐遭水者。
它日,宴群臣,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
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徵而已。
虽古名臣,亦何以加!”
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