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卷五十三
banner"
>
志第四十三
◎食货三
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
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易赡,水陆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
自高宗已后,岁益增多,而功利繁兴,民亦罹其弊矣。
初,江淮漕租米至东都输含嘉仓,以车或驮陆运至陕。
而水行来远,多风波覆溺之患,其失常十七八,故其率一斛得八斗为成劳。
而陆运至陕,才三百里,率两斛计佣钱千。
民送租者,皆有水陆之直,而河有三门底柱之险。
显庆元年,苑西监褚朗议凿三门山为梁,可通陆运。
乃发卒六千凿之,功不成。
其后,将作大匠杨务廉又凿为栈,以輓漕舟。
輓夫系二鈲于胸,而绳多绝,輓夫辄坠死,则以逃亡报,因系其父母妻子,人以为苦。
开元十八年,宣州刺史裴耀卿朝集京师,玄宗访以漕事,耀卿条上便宜曰:“江南户口多,而无征防之役。
然送租、庸、调物,以岁二月至杨州入斗门,四月已后,始渡淮入汴,常苦水浅,六七月乃至河口,而河水方涨,须八九月水落始得上河入洛,而漕路多梗,船樯阻隘。
江南之人不习河事,转雇河师水手,重为劳费。
其得行日少,阻滞日多。
今汉、隋漕路,濒河仓禀,遗迹可寻。
可于河口置武牢仓,巩县置洛口仓,使江南之舟不入黄河,黄河之舟不入洛口。
而河阳、柏崖、太原、永丰、渭南诸仓,节级转运,水通则舟行,水浅则寓于仓以待,则舟无停留,而物不耗失。
此甚利也。”
玄宗初不省。
二十一年,耀卿为京兆尹,京师雨水,谷踊贵。
玄宗将幸东都,复问耀卿漕事,耀卿因请“罢陕陆运,而置仓河口,使江南漕舟至河口者,输粟于仓而去,县官雇舟以分入河、洛。
置仓三门东西,漕舟输其东仓,而陆运以输西仓,复以舟漕,以避三门之水险。”
玄宗以为然。
乃于河阴置河阴仓,河清置柏崖仓;三门东置集津仓,西置盐仓;凿山十八里以陆运。
自江、淮漕者,皆输河阴仓,自河阴西至太原仓,谓之北运,自太原仓浮渭以实关中。
玄宗大悦,拜耀卿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江淮都转运使,以郑州刺史崔希逸、河南少尹萧炅为副使,益漕晋、绛、魏、濮、邢、贝、济、博之租输诸仓,转而入渭。
凡三岁,漕七百万石,省陆运佣钱三十万缗。
是时,民久不罹兵革,物力丰富,朝廷用度亦广,不计道里之费,而民之输送所出水陆之直,增以“函脚”
、“营窖”
之名,民间传言用斗钱运斗米,其縻耗如此。
及耀卿罢相,北运颇艰,米岁至京师才百万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