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二科举制之弊端(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王侍郎奏议》卷一《振兴人才以济实用折》)

他要求以后考试不重表面上形式上的书法,着重在实学——学识过人。

第三是广保举以求真才。

他是反对现行的科举制度的。

他以为在这样的制度下,绝不能招致所有的人才:“若伏处在野,或不工制义,或力难应举,则虽有怀奇负异之土,恐终淹没。”

他要求“令各省州县并教官留心察访,或博古通今、才识非常,或专门名家、精通一艺,或膂力过人,胆勇足备者”

,保举。

经考试后,送部引见,随材酌用,以济科举制度之穷。

(《王侍郎奏议》卷一《振兴人才以济实用折》)并反驳部议说:

部议之驳广保举也,称文武各有乡会试,凡才学出众、武艺精通者,皆已甄拔无遗。

试问年来杀贼攻城诸将,如罗泽南、王鑫、杨载福、李续宾等,均非得自科举,甄拔何以有遗?前议之未尽有明征。

今议之当详,自可见此为长久得人之法。

(《王侍郎奏议》卷九《请刊发海国图志并论求人才折》)

综合他的意见,一方面改革科举制度,除去专重小楷的弊端,注重真才实学。

所谓实学,分历史、军事、科学、天文、地理五科。

一方面求人才于科举之外,只要有专长的都可替朝廷做事。

在八十年后的现代人看来,这样的意见是平淡无奇的。

可是在八十年前,在科举制度下,尤其他本人也是从科举出身的,提出这样意见,是很值得注意的。

关于他的品性行谊,方宗诚在《神道碑铭》中说:

公识量沉宏,事无巨细,必研究原委,不敢苟且迁就。

居官数十年,未尝挈妻子侍奉,家未尝增一瓦一陇。

粗衣粝食,宴如也。

故海内称大臣清直者必曰王公。

王茂荫是安徽歙县人。

歙县人多出外经商,徽商在清代后期在全国商业界很有地位,很活跃,有徽帮之称。

徽帮的经营业务,主要的是茶商、钱庄和典铺。

王茂荫生长在徽商的社会里,又长期家居,他的生活和思想意识深受徽商的影响,在政治上自然而然成为商人阶级的代言人,特别是以开钱庄、典铺为主的徽商的代言人,卫护他们的利益。

在讨论官票宝钞和大钱的时候,处处为商人特别是开钱庄、典铺的徽商说话。

正因为如此,咸丰四年三月上谕申斥他“专为商人指使,且有不便于国而利于商者,亦周纳而附于条款内”

;“只知以专利商贾之词,率行渎奏,竟置国事于不顾,殊属不知大体”

被传旨严行申饬。

他的著作有《王侍郎奏议》十一卷。

(御史任内为台稿三卷,太仆寺卿任内为寺稿二卷,侍郎任内为省稿四卷,起用后为续稿一卷。

又补遗一卷。

)前十卷其门人易佩绅刻于四川藩署,后一卷刻于苏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家团宠小福宝带着暴君野疯了都市绝品医圣江湖风云第一刀我是大渣男[快穿]少年王鸿蒙至圣道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穿书后她与反派大佬相互娇养怪物乐园天降小郡主!夫人在线上演三从四德钢铁皇朝农门药香:拣个郎君来种田快穿之我是反派的金手指我在忍界靠经营暴富重生之萌娘军嫂神界红包群上门狂婿这真是转生眼深暗之末我真的是捡漏王盲眼王爷红玲妃扫描你的心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大王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