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章 关于美德本质的解说002(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是,在这种哲学体系所有古代的和当代的支持者中,已故的哈奇森博士,无疑是无与伦比的,他是一个观察力最敏锐的、最突出的、最富有哲理性的人,而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最富有理智和最有见识的人。

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这是一个被人类天性的许多表面现象所证实的观点。

前已提及:合宜的仁慈是一切感情中最优雅和最令人愉快的感情;某种双重的同情促使我们欢迎这种感情;由于它必然倾向于行善,所以它是感激和报答的合宜对象;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仁慈似乎在我们的各种天然感情中占据了比其他各种感情更高尚的地位。

我们也曾说过:即使仁慈的癖好在我们看来也不是非常令人不快的,而其他各种**的癖好,总是使我们感到极大的憎恶。

谁不憎恨过分的狠毒、过分的自私或过分的憎恨呢?但是最过分的溺爱、甚至带有偏心的友爱,并不如此令人讨厌。

只有仁慈这种**,可以尽量发泄而无须关心或注意其合宜性,并且仍然保持着一些迷人之处。

甚至在某种本能的善意之中也存在一些令人感到高兴的东西,这种本能的善意不断地做好事,而从来不去理会这种行为是责备还是赞同的合宜对象。

而其他的一些**并不是这样,它们一为人所弃,一离开合宜感,就不再是令人感到愉快的**了。

由于仁慈的感情给由它产生的那些行为以一种高于其他行为的美,所以,仁慈感情的缺乏,更多的是同这种感情相反的倾向,常常会具有类似倾向的任何迹象带上一种特殊的道德上的缺陷。

有害的行为之所以常常受到惩罚,只是因为这些行为表明对自己邻人的幸福缺乏足够的关注。

除了以上这些论述之外,哈奇森博土还说,在被认为出自仁慈感情的任何行为中一发现其他的动机,我们对这种行为的优点的感觉,就会按人们认为这种动机影响这种行为的程度减弱。

例如,如果一个被认为出自感激之心的行动,被人发现它是出自一种想得到某种新的恩惠的期望;或者,如果一个被认为出自公益精神的行动,被人发现它的根本动机是希望得到金钱报酬,这样一种发现,就会完全打消这些行动具有优点或值得称赞的全部想法。

因此,由于混有任何自私的动机,像混有不纯的合金一样,减削了或完全消除了在不混有自私动机的情况下属于任何一种行动的那种优点。

所以,哈奇森认为:很清楚,美德一定只存在于纯粹而又无私的仁慈之中。

相反,如果发现这些通常被认为出自某种自私动机的行为是出自某种仁慈的动机时,就会大大增强我们对这些行为的优点的认识。

如果我们相信任何这样一个努力去增进自己幸福的人,他不是出于别的什么意图,而是想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和对自己的恩人作适当的报答,我们就只会更加热爱和尊重这个人。

这种考察似乎更加充分地证实了这个结论:只有仁慈才能为任何一种行为打上美德这种品质的印记。

最后,他想到了:在怀疑者们就行为的正当性所展开的全部争论中,什么是能合理地说明美德的那种明白无疑的证据呢?他说,公众的利益是参加争辩的各家都不断提到的标准。

因此,他们普遍地承认,任何有助于促进人类幸福的行为,是正确的、值得称赞的和具有美德的;而相反的行为,就是错误的、应当责备的和邪恶的。

在后来发生的关于消极的顺从和抵抗的正确性的争论中,人们看法大相径庭的唯一一点是:在特殊利益受到侵犯的情况下,常见的屈服是否有可能带来比短暂的抵抗更大的罪恶?总的说来,最有利于人类幸福的行为是否不会在道德上也是善良的,他认为,这从未成为一个问题。

因此,由于仁慈是唯一能使任何行为具有美德品质的动机,所以,某种行为所显示的仁慈感情越是浓厚,这种行为必然能得到的赞扬就越多。

旨在谋求某个大团体的幸福的那些行为,由于它们表明比旨在谋求某个较小组织的幸福的那些行为具有更大的仁慈,所以,它们相应地具有更多的美德。

因此,一切感情中具有最大美德的,是以一切有理智生物的幸福为自己奋斗目标的感情。

相反,在某一方面可能属于美德这种品质的那些感情中具有极少美德的,是仅以个人的幸福,如一个孩子的、一个兄弟的或一个朋友的幸福为目标的那种感情。

完美的品德,存在于指导我们全部行动以增进最大可能利益的过程中,存在于使所有较低级的感情服从于对人类普遍幸福的追求这种做法之中,存在于只把个人看成是芸芸众生之一,认为个人的幸福只有在不违反或有助于全体的幸福时才能去追求的看法之中。

自爱是一种从来不会在某种程度上或某一方面成为美德的节操。

它一妨害众人的利益,就成为一种罪恶。

当它除了使个人关心自己的幸福之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后果时,它只是一种无害的品质,虽然它不应该得到称赞,但也不应该受到责备。

人们所做的那些仁慈行为,虽然具有根源于自私自利的强烈动机,但因此而更具美德。

这些行为表明了仁慈原则的力量和活力。

哈奇森博士不仅不承认自爱好歹是一种能促成具有美德行为的动机,而且,在他看来,甚至是对自我赞赏的愉快的一种关注,是使自己的良心得到安慰的一种喝彩,它减削了仁慈行为的优点。

他认为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动机,就它对任何行为所起的作用而论,显示出那种纯粹而又无私的仁慈的弱点。

只有纯粹而又无私的仁慈的感情,才能给人的行为打上美德品质的印记。

然而,按照人们通常的看法,这种对自己内心赞赏的关注远未被看成是会在什么地方削弱某种行为所具美德的东西,它更多地被看成是应该得到美德这个名称的唯一动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葛先生的一往情深开局签到武当山人仙武帝高门主母穿成豪门女配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邪王嗜宠:无赖小公主上瘾无限灾难生存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外室美妾电竞大神太高冷,想撩!诸世大罗我是大渣男[快穿]从火影开始签到云端的世界I云之星魏武侯电影世界交换师我家野王是国服大佬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王者荣耀:打游戏成世界首富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小白骨我快亏成麻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