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宰相看完后,觉得韩愈有史学和文学上的才能,便安排韩愈去修撰历史。
因为工作做的出色,文章写的好,他的事业在这段日子里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而且因为韩愈的名气大、文笔好,他经常给人写墓志铭,还能收取不菲的报酬。
有段时间,长安疯狂流行韩愈亲笔写的墓志铭,好像没有韩愈的题字,死都不能闭上眼睛。
通过这份兼职工作,韩愈都能在长安买得起大别墅了。
在官场上,韩愈做上中书舍人的位置,不小的官职,可能是有人嫉妒韩愈的日子过得太顺利了,所以举报韩愈。
韩愈在江陵任职的生活,荆南节度使裴均对韩愈很好,俩人成为了好朋友。
裴均的儿子裴锷来看父亲,韩愈为裴锷写序文的时,在文章中称呼了裴锷的字,被人认为不妥当所以韩愈被降职了。
但是没关系,韩怼怼已经习惯了被人背刺的日子,只要他还活着,就要为朝廷办事,为百姓说话,之后淮西发生叛乱,朝廷上的软骨头一力主张求和,宪宗李纯对战事还是持摇摆不定的态度,淮西的各藩镇势力一直是刺且武力凶猛,真要打起来胜败难说,但宰相武元衡是硬骨头,他恳请皇帝武力平定战乱,韩愈竭力支持武元衡的主张。
淮西叛军知道后派人刺杀武元衡,武元衡暴死街头,这是淮西叛军在挑衅皇权,士可忍孰不可忍,朝廷怕伤了面子,只能派兵去镇压叛军,年近五十的韩愈跟着军队一起出发,他要为人民为国家战斗。
韩愈为裴度出谋划策,但裴度认为韩愈是文人,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可有人听劝,李愬认为这个法子可行,冒着雪夜入蔡州,生擒吴元济。
本来这个战功可以算在韩愈身上的,只可惜裴度没听韩愈的。
后来他又说,现在吴已经被抓住,以后不用打仗了,只要说服王承宗就行。
韩愈找人写了一封信,让人带给王承宗,果然没废一兵一卒,就让王顺服于朝廷。
韩愈因为在平定淮西的战役中立功,所以回来后被升为刑部侍郎。
镇压淮西叛军,给地方带来很大的震慑力,那些蠢蠢欲动的藩镇终于老实了,他们一时半会不敢谋反了。
这么大的功德,就连被韩愈骂过的刘禹锡,都一个劲儿的夸韩愈,文人中的事,谁也说不清楚,他们没有想象的那么文弱,也没有那么温吞,反而全是暴脾气,各个都很有个性。
今天和这个好,明天和那个闹掰了,然后互相写信讥讽,可能几年后都被贬了,相见之时,喝完酒就抱头痛哭,文艺界的事到现在也理不清楚。
这时的韩愈才算是得到了朝廷的重用,网红教授用军功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赤诚之心。
朝廷没了威胁,宪宗李纯开始得意洋洋了,他觉得自己能抽出时间来玩点自己的业余爱好了。
宪宗李纯不喜欢美人,也不爱喝酒,他信奉佛教,所以有了著名的历史事件迎佛骨,法门寺保持着释迦摩尼的一根手指骨,宪宗李纯派人去法门寺迎这块骨头回皇宫,因为这件事引发了长安狂热的礼佛风潮,商铺不开门,工作也都不做,整天就是礼佛。
韩愈看不过眼,他上书说佛教的这些东西全都是骗人的,专门唬你们这些没文化的人,咱们要相信自己才能有更好的明天。
佛教的那些秃头和尚就是为了敛财,才想办法骗大家,皇帝你怎么能跟着一起瞎凑闹。
再说那块骨头不卫生也不吉利,让它进入皇宫是笑话,天大的笑话。
他还历数之前信奉佛教的皇帝都没有好下场,不但死的早,还死的惨,要多惨有多惨。
你要是继续信佛教,和他们都是一个下场。
韩愈这张嘴是真的毒,他说话一点余地都不给自己留。
宪宗李纯都要被他气死了,当时就想将韩愈拉出去打死。
好在裴度等人拼命拦着,才保住韩愈一命。
这一次韩愈被贬到潮州任职,他没想着活着回到长安。
不过天不亡韩愈,他又杀回来了,还担任了兵部侍郎,因为镇州兵变了,穆宗李恒登基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如果不能平定这次叛乱国家就要彻底倒了,所有人都不敢前去说服叛军,只有韩愈敢。
王庭凑这个人性格乖张易怒,动不动就要杀人,动则上百人血流成河。
韩愈初见他时,他拿着刀架在韩愈的脖子上,表明自己对朝廷安抚的态度。
可韩愈不慌不忙,一一阐述安史之乱后,叛变之人和其子孙的下场,并且说明归顺朝廷的好处,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缓缓道来,还真的将王庭凑说动了。
没有流一滴血,便将这场危机化解,韩愈口才当真了得,归来的韩愈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中当过最大的官,一年后韩愈就去世了,经历宦海沉浮,不管做何种职位,韩愈始终不忘本心,敢于谏言果真名不虚传,不愧是一条敢说真话的硬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