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0、贺知章:主打的就是一个躺平的姿态
banner"
>
要说唐朝诗人中谁最幸福,贺知章首当其冲,他不但活的年龄大,官位也高,而且从来没有被贬官,更没有入狱受罪。
要说幸运,肯定占一部分,不过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
贺知章出生于越州,年龄上比李白等人大不少,可谁也没有贺知章活的久,当真是厉害。
他的家境殷实,又出生于社会平安稳定,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所以从小就没受过什么苦。
按部就班的度过青少年时期,二十多岁时,贺知章便以诗文见著。
但他不是奇才,所以粉丝不多,影响力没那么大,只是一个小网红而已。
但他不骄不躁,没绞尽脑汁变换赛道,所以从心态上来讲,他就和其他人不一样。
不管是王昌龄、或是王维,为了入仕真是把十八般武艺都展示出来。
归隐、参军、面圣、多次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些大才子们都做过。
但最后没有一个人做到贺知章的位置,也没有一个人活到八十岁,最后寿终正寝。
想要进入朝廷当官,在唐朝有四种渠道,最常见的就是公务员考试,榜上有名之后,就能入朝为官了。
再有参军打仗,有了军功,也能被提拔。
还有终南捷径,就是归隐修道,有了名气,朝廷就会应征其人,很多诗人都走过这个路子,但大部分都失败了,最后一种是做挽郎。
挽郎用现在直白的话说,就是专业哭丧的人,古代一样有这个职业,而且还是体制内的光鲜职业,有钱赚还体面。
最主要的是做挽郎是垫脚石,可以通过这个职位一点点升迁。
不过想要做挽郎,出身就要好,一般都是士族子弟,才有资格做这个职业,这还抢着做,名额有限,大家挤破脑袋往里进。
贺知章家境殷实,不太缺钱花,所以不乱折腾,选择最常见的路还是参加公务员开始,快要四十岁那年,他竟然考上了状元。
古代科举制度难,比现在的高考也是不逞多让。
很多人考了二三十年也未金榜题名,贺知章能在年近四十时考上状元,也是风光无限。
而且他还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历史记载的状元,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生命总不会亏待你的。
当时的朝廷暗流涌动,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稍不注意就会人头落地。
人人自危、选择站队,如果不报团,就会被人群起而攻之。
当时朝中差不多分三部分,一部分人跟随武则天的、一部分人跟着武则天的面首讨生活、还有一部分觉得武则天早晚会死,秘密策划着李唐王朝的复辟的。
贺知章作为新科状元,他是绝对拥有选择权的那部分人。
他明明可以去参加这次的豪赌,但他没有一点赌博的心思。
贺知章这一辈子都在求稳,他不想用这种方法博弈,来换取更高的官职,和更多的财富。
也可能是他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亦或是看惯了官场上的人情冷暖。
知道在官场上站队,一定没有好下场。
贺知章刚考上公务员,就想着躺平做咸鱼,找一个安安稳稳的工作,即清闲还有工资拿,岂不是美哉。
贺知章的精神状态,简直就是演现在年轻人,卷什么啊,直接躺平不香吗?所以谁不想要这样的工作呀,可当时的古人并没有贺知章这样的觉悟,大家抢着当大官,抢着参政,觉得只有在皇帝面前露脸,掌握一定话语权才是真正的实现理想。
贺知章这样的人,在他们的眼里反倒是异类。
他成了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大学老师,平日里教教学生,研究学术,过着清雅的日子。
各类大咖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整天明争暗斗,为了官位、为了流量、为了权势,今天这个被爆出黑料下狱,明天那个为了上位诬陷别人。
官场上的人来来去去,贺知章一概不理,一心一意教学育人、研究学业。
他自有城府,不管别人说什么,就是岿然不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