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管孟老爷子怎么骂,孟浩然依旧我行无素,后来孟老爷子去世了,死亡原因估计和儿子的任性有很大关系,毕竟谁不是要面子的人。
县试过后是何等的风光呀,人人都说孟老爷子有一个好儿子,将来一定是卓尔不群、不同凡响。
可事实呢,这个孩子最终活成了笑话。
像是孟浩然这样的任性富二代,只有家道中落,或是亲人离世才能改变他一二。
父亲的去世的确让孟浩然醍醐灌顶,他回想起父亲对自己的循循教导,自己的确做了很多忤逆父亲的事,所以才让父亲遗憾离世。
既然考取功名是父亲一直以来的期望,自己也应该成全父亲遗愿,在二十九岁这一年,孟浩然决定重新回归到公务员考试的正路上。
不过他参加考试,不一定全是为了父亲,也可能是为自己。
没了父亲的影响力,又是白身,家族中人定会轻视他,再想从族中拿钱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为了以后的生活,他也要担起责任来,想办法赚钱。
孟浩然听说张九龄在襄阳视察工作,这不就是打了瞌睡来枕头,多么绝妙的机会呀,他肯定不能错过。
他赶紧献诗给张九龄,就有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
张九龄一向惜才爱才,他欣赏孟浩然的才华,觉得他是可用之才,就将孟浩然举荐给玄宗李隆基,可唐朝才人太多,尤其是玄宗李隆基时期。
在唐朝的诗歌排行榜,前有李白,后有杜甫,再有王维,你敢相信他们几乎是同一时期的人嘛。
孟浩然虽然比他们大十来岁,但他入仕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算是同一期打算通过诗歌文采取得入场券,从而实现里鱼跳龙门的求职者。
玄宗李隆基没瞧得上孟浩然,所以孟浩然这条路没走通,直接被打回原形。
每个人的审美角度都不一样,对艺术的追求也不尽相同。
虽然玄宗李隆基不喜欢孟浩然,但孟浩然成功打入了文艺圈,认识一大堆文艺男青年,还有各种知名大咖,比如李白、贺知章、王维等人。
其中李白还是孟浩然的狂热粉,甚至说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样的话来。
李白爱的可不只是孟浩然的才情,估摸着还有他的脾气。
因为俩个人都是**不羁爱自由的性格,主打任性加叛逆,所以从性格上来看,俩个人很是聊得来。
李白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知己,能不爱么,他恨不得自己也过上孟浩然的生活,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想娶谁就娶谁。
有了更多的好朋友,就有更多的机会出去游玩,有了更多的理由不务正业。
今天和这个见面聊天,明天和那个南下旅行,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入仕做官。
孟浩然也不是很在意,只要不缺钱,他能一直玩下去。
转转悠悠间,十年的时间过去,孟浩然到了不惑之年,他才幡然醒悟,自己这辈子就要走完了,怎么还是一事无成呢。
当初想好了一定要考取功名,完成父亲的遗愿,为家族争光,怎么转头就把这事忘了。
倒也不是全然不记得,反正就是有更重要的事情排在入仕前面,比如喝酒作诗,比如和朋友出游,比如认识更多的文人墨客。
此时的孟浩然想着,求人不如求己,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也没有一个实在人真真切切的帮自己,还是靠自己才行,所以他又走上老路,参加公务员考试。
不出意外,老孟肯定落榜,每天吃喝玩乐,也不想着学习,还能出黑马不成。
虽然没有黑马,但孟浩然的运气好。
十年前,他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时,恰好遇到张九龄,要不是玄宗李隆基不喜欢他,他早就入仕了。
十年后,好运气又找上门来,孟浩然和张说是很好的朋友,张说邀请他到家里小住。
俩个人在一起喝酒,赶上玄宗李隆基突然到访。
孟浩然平时看着开朗外向,到了关键时刻就是怂包一个,他听说玄宗李隆基来了,赶紧钻到桌子下面躲着。
张说看了一脸无语,不是哥儿们是不是傻呀,这么好的机会,你就这样放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