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得知玄宗李隆基即将举行祭祀活动,杜甫潜心写下《三大礼赋》托在朝为官的朋友递给玄宗李隆基。
这一次,杜甫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玄宗李隆基看完《三大礼赋》后惊为天人,他要亲自考验杜甫,专门为杜甫自己举办一次考试,杜甫也迎来了人生中最高光时刻。
别人的高光时刻可能是做官,可能是成为当红诗人,但他不一样。
杜甫永远不走寻常路,整个考场只有他一人,就是他的高光时刻。
偌大的长安都惊动了,大家都想看着杜甫何德何能,能让皇帝专门为他准备一场考试,学子们将考场围的水泄不通,就为了一睹其文采。
杜甫本以为自己能扬眉吐气呢,可天不遂人愿,这次的考官还是李林甫。
既然皇帝已经认可了杜甫的才能,李林甫也不可能说杜甫坏话。
但是树靠一张皮,人靠一张嘴。
这点小问题在李林甫这里根本不成问题,他很清楚杜甫的才华如何,但越是清楚,越不能让杜甫做官。
因为杜甫会告诉皇帝,大唐现在的局势究竟如何,李林甫这些年在皇帝面前经营的形象不就全毁了。
所以李林甫这个老六又开始骚操作,他说杜甫的确是有大才的人,但是皇上前几年才说,这天下已经没有贤才了,这又冒出一个杜甫,对您的名声不利呀。
你瞧瞧人家这个说话的艺术,不说对自己不利,一心站在皇帝的立场上,为皇帝找补面子。
玄宗李隆基一想,李林甫说的也对啊,但也不能就这样让杜甫回去,该如何是好呢。
李林甫说这个好办,给杜甫一个候补的官位,这不就可以了嘛。
就这样杜甫再次落榜,成了候补公务员,搅屎棍李林甫可真厉害,轻轻松松就能改变杜甫的一生。
杜甫也没办法,只能这样等下去,这一等就是四年。
四年之后,杜甫成了仓库管理员。
真是杀鸡何须用牛刀,这样的职位对杜甫而言算得上一种侮辱,可杜甫能有什么办法呢。
在长安漂泊了十年,还是碌碌无为,吃饭都成问题,理想就更不能谈了。
年纪越大,杜甫越能感受到整个大唐的病症所在,越发觉得偶像李白说的有道理。
玄宗李隆基早已不是发愤图强的青年人,年近六十的皇帝整日和杨贵妃寻欢作乐,任用外戚、奢靡无度,连续六十多天的秋雨,庄稼颗粒无收,他这个仓库管理员忧国忧民,可身在高位,深得皇帝重用的其他人,一点都不在乎这些。
同年十一月,杜甫在回老家的路上时常看到冻死与饿死的人,可想想长安人的奢靡生活,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对比。
更糟糕的是他的小儿子也被饿死了,杜甫感叹自己不配做父亲。
身为公务员的他都这样艰难,更何况是普通百姓,杜甫越想越气,自己好好的出身,怎么会混到这步田地,难道富二代的尽头是穷一代。
紧接着安史之乱爆发,玄宗李隆基逃亡蜀地,太子李亨登基为肃宗。
杜甫想着上一个皇帝不行,换一个皇帝伺候总行了吧,凭借他的才华,一定能报效国家。
可他太天真了,这一路被叛军抓,又颠沛流离,总算是熬到长安见到了皇帝。
肃宗李亨见杜甫身穿草鞋,衣服褴褛很是感动,给了一个左拾遗的官,这个八品官是杜甫这辈子最高的官职了。
但好景不长,因为帮着朋友说情,他又被贬了。
不止如此,朝廷正在打仗,已经没钱发粮饷,杜甫只能求助亲戚朋友,哪怕已经穷困潦倒到如此地步,作为李白的最大粉丝,听说李白入狱了,他还是夜不能寐,思念李白并祈祷其能平安无事。
余下的时光中,杜甫辗转在各地,几乎没能过上好日子,偶尔能在朋友的帮助下,勉强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在颠沛流离中,他还遇到了儿时看过的明星公孙大娘的弟子,以及歌星李龟年,几十年的时光过去,他已经不再是富二代了,也不能拥有VIP坐席,再次看到故人怎么能不潸然泪下,那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简直说的恰到好处。
不管杜甫如何奔波,不管他过着怎么样艰难的日子,他始终没有忘记忧国忧民。
如果说李白是剑客抑或侠客的话,那杜甫就是永远热泪盈眶的挚诚少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