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十六章 幕僚长的一腔愁闷(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20世纪40年代上半期史迪威和蒋介石闹别扭,后导致史氏解职回国。

其后孙立人曾以中国军官的名义发动上书罗斯福总统,要求让史迪威重返中国,这些都是超越职责、混淆名分的举措。

此与智力无关,纯系性格瑕疵使然。

另外他在黄埔系将领面前崖岸自高,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但他在蒋介石面前却很怪地是一副软乎乎的样子。

当他的助手、部下纷纷被立案时,有人希望他站出来讲讲话,偏偏孙立人就只敢说:“老先生正在气头上,等过一阵子吧!

我会找机会告诉他。”

他这一等,他的部下就陆续投入囹圄甚至毙命刑场了。

谷正文说:“孙立人的态度强悍,在同僚间算是小有名气,连陈诚都吃过他的排头,更别提彭孟缉之流的人物。

然而,一站到蒋介石跟前,他却又软弱到了极点。”

这的确是对他性格另一面的生动写照。

他的悲剧的另一因素,就要说到他的幕僚的不成气候,因而耽误大事了。

谷正文《彭孟缉导演孙立人叛乱案真相》肯定地说,孙立人的悲剧,“除了他个人对中国官场惯例了解不够透彻之外,幕僚人员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他手底下的军事人才还过得去,文人部分,孙立人全赖陈石孚、徐复观两人主事。

此外,曾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的许世英,也是他的重要咨商人员。

许世英是北洋老官僚,行政经验极为丰富,曾经做到国务总理之职。

孙立人是他的同乡晚辈。

专责调查孙立人案九人小组,他也是成员之一。

陈石孚是大学外文系主任,并兼任《中国邮报》总编辑;而徐复观则为哲学美学学者,三人之中,大约要数他对中国政治模式最为了解。

孙立人与许世英为远房亲戚,就亲属辈分上来讲,许世英是他的同乡。

不过,孙立人对他并未特别倚重。

而陈石孚、徐复观两人,蒋经国对他们的评语是:“想做官的文人,无聊!”

在谷正文看来,老觉得这两人充其量不过有如三国时代的蒋干。

蒋干虽然“有仪容,以才辩见称”

,却总是以迷糊为聪明,常将要事办砸。

整个事件的演变,远超乎孙立人的想象,他原来只想顺利坐上参谋总长的宝座,岂知竟演成兵谏,而毁去半生前途。

这些人大多保有个人野心。

有野心,并非全是坏事,但核心幕僚长的政治艺术,是行止韬晦,政治才干绝不显山露水,不料这班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孙立人的悲剧,泰半与其幕僚息息相关。

对于孙立人,蒋介石日记显示,他并非不愿用他,但是“吴(国桢)、孙屡屡挟外(美国)自重”

,蒋介石笔下对此多次痛斥。

另外美国的蛋头官僚做事有眼无珠,对中国传统及人际关系两眼漆黑,却在那里乱画蓝图,当1950年春,中情局一份机密报告称:“近几个月的报道显示,受过美国教育、现负责台湾防务的孙立人,正计划发动政变,俾使蒋介石成为有名无实的领袖,且铲除其亲信。”

这些设计都和现实相当疏离,对中国的前途并无善念。

也即说,其所设计,看似高明秘密,其实乃中材下驷在那里运作筹划,结果是欲盖弥彰。

即一班专业的或外围的幕僚,有眼无珠,学问素养跟不上趟,搞得满地荆棘,乱出主意,宕延事机。

碌碌庸才,承平时节尚可吹吹牛皮,遇到转捩关头就不免丢人现眼,难怪蒋经国要不屑地说道:“想做官的文人,无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家团宠小福宝带着暴君野疯了都市绝品医圣江湖风云第一刀我是大渣男[快穿]少年王鸿蒙至圣道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穿书后她与反派大佬相互娇养怪物乐园天降小郡主!夫人在线上演三从四德钢铁皇朝农门药香:拣个郎君来种田快穿之我是反派的金手指我在忍界靠经营暴富重生之萌娘军嫂神界红包群上门狂婿这真是转生眼深暗之末我真的是捡漏王盲眼王爷红玲妃扫描你的心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大王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