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十五章 赵家骧勉为其难(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前,徐蚌会战正在开始,他能指挥35万大军南攻,和徐州国军相呼应的话,则战争均势就会增加砝码,就会有绝大转机。

当时,国防部作战参谋,曾建议傅作义军放弃平津,沿津浦路南攻,胡宗南放弃西北,出潼关渡河,攻山西,汤恩伯军也渡江北攻,采取以攻为守的战略,却因蒋氏迟疑不决,失去了时机。

(曹聚仁《采访外记》,448页)

可是这当中有好多难以切割的人事纠缠,如刘斐等人,桂系等人,诸般人事,影响决策,影响历史,事后都各有利于自己的说辞。

刘沉刚(《刘斐将军传略》,1998年版,团结出版社)里面谈到白崇禧在内战尾声时的表现,说是白氏知道刘斐已到长沙,就接二连三地打电话催他去武汉。

刘斐去了,白崇禧就埋怨李宗仁,说他不知天高地厚,一心只想做官。

刘氏就游说白崇禧,说是他们桂系的赌本,都被蒋介石输光了。

白崇禧迷信他的那一点实力,正在这进退两难的情况下,举棋不定,只好让李宗仁去搞搞和平,等待时局的演变。

他明知桂系主力孤悬在湖北大不利,他为了巩固和自保,希望通过湖南同广西老巢连成一气,这样,进退方有转圜余地,故对湖南很重视。

但白崇禧对程潜的打算并不清楚,而对刘斐则一贯信任,于是白氏便推刘斐去湖南当主席,并认为刘斐最能尽力的,也最能跟程潜商量。

刘沉刚写道:“我父当即回答白说,‘我在抗战末期对蒋介石和陈诚这班人的搞法,早已深恶痛绝,所以抗战一胜利,我就决心辞职,连续辞了八次才准,你是知道的。

我身体差,需要休息,湖南的事,还是让程潜去搞为好。

’”

刘沉刚又说:白崇禧听了我父的建议和分析很高兴,当面答应给程潜一个师,而且是经我父周密考虑,认为对和平解放湖南有利的、可靠的陈明仁的部队。

这是我父回长沙后第一次应白邀请来武汉共商主和、反蒋的情况。

问题是,在整个内战时期,刘斐正是积极跟进,在作战中枢执掌机要,甚至决定历史转移的人,他是一种能动的驱动器呢,还是木马肚子里面的第五纵队呢?抗战时期他就想辞职?这和历史事实不符,历史是那么容易随意打扮的吗?

刘毅夫羞愤难当

刘毅夫在南京军情紧张时,提出一个关键的战备问题,事关紧要,结果竟被无理呵斥,官僚的积习,加上形势危殆,扼杀了很多可行的幕僚意见。

那是徐蚌会战开打前,到南京的联勤总部参加军事会议,将星云集,会场中都是上将中将高阶将领,少将足有一两百。

刘毅夫后来升到空军中将衔,转业到中央日报当记者。

那时他还是少将。

联勤总司令郭忏说完补给安排,就问诸位还有什么意见,刘毅夫自觉尚为毛头小伙子,他沉不住气,站起来说:“报告总司令,如果决定在徐蚌一带会战,我们必须动用铁道兵两个团,先把铁路修通,同时动用两个工兵团,把公路修通,使徐蚌地带能与南京交通畅通无阻,前方能得后方的充分补给,然后才能……”

话音未落,不知道是哪位长官厉声喝道:“这里没你说话的地方……”

刘毅夫陡然蒙了。

幸而何世礼将军发言主持公道,他说“刘司长的话不无理由,值得考虑。”

刘毅夫被辱得面红耳赤,当时羞愤至极,就想扯下领章上的一颗星,辞官不干,经何世礼这么一说,气又平了,这时运输署长赵桂森中将坐他前边,满面笑容地回头安慰他,也带鼓励的意味说:“你的建议很正确,长官们应该考虑的。”

那是他第一次参加如此大型会议,从此是徐庶进曹营,再也不敢发言,学乖了。

刘毅夫和蒋纬国所遭遇的阻碍如出一辙。

人事官僚积习太重,此情景下,上佳参谋策划往往胎死腹中,或甫出即夭折。

于大局实有大用,但置之人事环境则受排斥。

当国民政府在内战中陷于窘境时,形形色色的原地方军事势力,就叛变的叛变,反戈的反戈,起义的起义,逃跑的逃跑。

看上去都是临极而生变,实际上早已暗通款曲,只等时机罢了。

蒋纬国窥破了熊向晖的意图,但没有人听他的,这是精彩意见受漠视。

邱清泉识破了刘斐、郭汝瑰等人的运作,公开叫骂。

李汉萍回忆可信,其他多人皆可证他的言论,他甚至埋怨蒋介石,也未能引起重视,结果功亏一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