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出席人员有:绥署参谋长罗列,秘书长赵龙文,陕西省主席董钊……及李犹龙等人。
罗列主持会议,他说黄伯韬的失利是暂时的、局部的,蒋纬国的装甲兵将帮助扭转战局,这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赵龙文说:“黄伯韬兵团的失利,是不好的预兆。
解放军已经获得相当的武器,也有大型阵地战经验,现在我们摆出的是挨打的阵势,完全落入被动局面。”
除了同意赵龙文的看法,李犹龙补充:“应将战争推回华北去,应发动全国兵力来援助徐州会战,这样才能解徐州之围。
但援军不应直接援徐州,而是要打到华北,与傅作义协同作战。”
这班幕僚意见都由胡宗南向蒋介石转述,建议:为解除徐州之围,应调动大军进攻华北。
胡宗南当场表示可以抽出至少五个军参与进攻。
他们达成必要时放弃西安的一致意见。
平心而论,这是大开大合的战役谋略,是可能出现一线生机的转圜办法,可惜大局及细部的种种掣肘,战策未及实行,战场颜色陡变,战局又急转直下了。
事实是,没有力量反攻。
当徐蚌会战已成定局之际,胡宗南又找到李犹龙,问及防守形势。
李氏说:“长江乃天然防线,如能守住,还可以形成南北朝局面。
如在这样的情形下守西安就有意义。
如果长江防线一旦破溃,西安就成瓮中之鳖,防守就没有意义了。”
胡宗南说:“总裁的元旦声明,不知是谁出的主意,等于在快断气的病人身上服一剂泻药,更死得快些……求和的主意,就是攻心间谍,就是李宗仁之流。”
胡氏的参谋人员,大略都还不错,此时所谋划应变,即今观之,也还称得上反应迅速,应对得体。
胡宗南本人的直感也证明并非空穴来风,尤其他拿泻药与断气者作比喻,贴切当时的实况。
问题是,大局已经逆转了,所有的挣扎腾挪,若非在根底上翻盘,那就只是败局的早晚而已。
所以,这时候,幕僚们所谓的谋略,大体上只是一些“希望”
,属于缥缈的心情梦想。
然后,一班人就把李宗仁、邵力子、张治中等骂一通,这时,赵龙文也说:“长江防线守住,则西安无论怎样艰苦都要保住,一旦突破,就毫无意义,必须马上放弃。”
这是很有见地的。
然后就是往汉中、四川、西康的西昌即今四川凉山州一带南窜。
这时候出主意的幕僚,以赵龙文为主导。
他的对策,胡宗南都采纳了,大致有:一是颁布紧急动员令,以图安定人心控制交通工具;一是征集绥靖经费;一是裹挟大批青年学生及西安的高等士绅南逃,意在将他们培养成军政基层干部;一是在西安紧急轮训留守人员;一是派代表和西北的马鸿逵、马步芳等人联系。
李犹龙描写1949年5月中旬逃出西安的乱象:凌晨4时,在冷月光下,他们的卡车、包车纷纷夺路逃走。
商店均闭门,但在楼上或门缝还有人窥视,汽车驶出西郊,但闻渭河岸上的炮声仍在轰隆隆断续作响,几百辆逃走的轿车、卡车蜿蜒在前往宝鸡的公路上,灯光若明若暗,争先恐后,显露出凄凉境况(参见《我所知道的胡宗南》,第五章,第六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