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编者按中,也引述熟悉胡宗南的人所言:胡氏模仿蒋介石,他自己的左右也有四大金刚、八大秘书、十三太保、三十六小鬼,包围把持,惹得很多陕人反对,到了台湾还被弹劾。
就算有这些因素,胡氏本人也应负最大责任。
胡宗南身边顶级参谋可谓之“二文”
——即盛文和赵龙文,在防谍方面的不作为,可以说胡宗南本人不得辞其咎。
首先他有换人的机会和转圜的余地,但他鬼使神差自动放弃了。
孔令晟先生的经历可资说明。
孔先生1935年考入北大化学系,读到大三的时候,毅然投笔从戎。
1945年5月率部在豫西西峡口重创日寇,升任营长,1947年入陆军大学将官班22期,随后又选送美国海军指参学院深造,在美国指参学院的毕业论文被评定为特优。
后来曾任国防部作战助理次长,海军陆战队司令等要职,是蒋介石晚年最信任的将官之一。
关于熊向晖,他回忆道:“我跟熊向晖都是黄埔十五期甲级毕业生,1939年3月29日在七分校陕西王曲本部举行毕业典礼时,熊向晖代表全体毕业生致答词,我代表毕业生从分校主任胡宗南将军手中领取毕业证书。
熊向晖那时候用的名字是熊汇荃。
1942年我回七分校补训时,胡主任突然召见我,要我接替熊汇荃担任他的侍从参谋,我答道,当年弃学从军,为的就是上战场杀敌救国,我希望下部队、上战场。
胡主任见我婉拒,脸上却丝毫没有愠意。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我如果接任此职,也许熊汇荃不致于盗走那么多机密。”
(胡志伟《孔令晟将军访问记》)。
实际上,熊向晖的事情,1947年年底就被保密局文人出身的叶翔之侦破,他将此事报告了毛人凤。
毛氏居然说,涉及胡先生的事,要先通知胡宗南。
胡氏得知,气得脸色发青。
但他百端隐瞒,自行处理,要叶翔之报告时剔除这几个人,千万不要让蒋介石知道。
前面熊氏本人所叙他辞行出国前,胡宗南的难以言喻的尴尬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胡宗南幕中,熊向晖顺利展开他的情报工作,固然有胡宗南个人的责任,但盛文也有失察的疏漏,因为他处于胡氏幕僚长的地位。
当然,他所处的情形较为特殊。
1948年初春的陕西宜川战役,西北野战军向胡宗南部队发起外线作战。
作战意图是歼灭宜川守军,然后向该线以南渭河以北进攻,建立渭北根据地。
攻击发动后,战况异常激烈,时成胶着之势。
最后将胡宗南部队逼入死角,难以动弹。
其实此前对于解放军瞄准宜川的意图,也曾引起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的担心。
当时抽调他的部队东援中原时,他就忧从中来。
战前十几天,他派参谋长盛文亲赴南京向蒋介石面陈,试图说服国府收回成命。
结果层峰竟让他和国防部拟订此计划的参谋次长刘斐理论。
朴拙的盛文,怎是老狐狸刘斐的对手呢,刘斐引经据典,而盛文不断皱起眉头。
盛文力不能支,最后干脆当场叫嚷起来:“共军是死人吗?千里以外调部队来包围,敌人会等你来包围?你这种做法,完完全全是匪谍的做法。”
刘斐别有怀抱,径自将盛文所说以特别语调汇报给蒋介石,蒋介石自是将盛文斥责一番,支持原计划。
参谋的侧重点各各不同,如赵龙文,他的重心应是防谍,在这一方面他尤其应为胡宗南分忧、谋划。
但他不知是心思不深,还是心智疏忽,总之未能达成参谋本职的要义,于是,其作用被架空,其所在部队被对方悬置,一举一动,尽在他人掌控之中。
信陵心事总酸辛,赵龙文诗写得好,修养好,乃浊世之翩翩佳公子,但在参谋防谍一事上,他也是棋差一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