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蒋纬国口述自传》,319页)
美国来华的一些军中幕僚很佩服蒋纬国的参谋理念,说到美国的一些高级幕僚,美国人说:“你不要以为我们西方人生活在逻辑里面,那些大爷照样是蛋头。”
(《蒋纬国口述自传》,319页)是以纬国感慨,把打仗的学问拿来运用在人生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可以相通的,因为这些事情的思维哲理是一样的。
关于战备支援,一个战事的案例,上级说可以支持48天,纬国却认为只能支撑8天。
这样,这个作战计划参谋之间的分歧相当悬殊,假如按此进攻而不能撤退,危害就大了。
纬国分析说,从理论上可以支持48天,但按照后勤物资最少的支援量来作打算,因为其中一样东西没有了,其他的东西再多也没有用处,所有的物资中润滑油一项只能支援8天,没有一辆车子到了没有润滑油时,还能加汽油就走的,所以他说本案只能支援8天。
后来他的这个案子分析被评为优等。
此事说明一个参谋作业必须万倍的细腻,因为这是攸关战略的重中之重。
高级幕僚应有使命感,才能产生优秀的作业,如果只是较为狭隘地理解任务执行,就不免出现疏忽。
纬国说,上级交下的任务,到了自己单位之后,要变成本单位的使命,然后根据使命,再交给所辖的各单位,使命就又变成任务。
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观念,不可以破坏,一旦破坏,军中就无纪律可言了。
高级幕僚对于战略层面的任务,却没有思想上的反应,样样事情都等着逐级授权,就会陷入可怕的被动。
想出一个点子之后,须再以逻辑思维,来判断点子的好坏。
纬国从参谋角度考虑,认为:“权不是要等到授后才有,而是要跟着责任一起来,并且要变成一个制度。
责任制度包含了随责任一起来的权利,职责必须进入游戏规则,凡是负何种责任的人,就有该种权利。
责任制度是促进行政效率的重要观念,但是一般的长官都是爱权利不爱责任,这是人性的弱点,影响事情进行甚大。”
关于无形战力与有形战力的辩证关系,纬国说,无形战力有三种成分,一是学术,二是意志,三是纪律。
他觉得民主和专制的差别就在于长官有没有理智,某人的思维理哲如果是科学的,这个长官就是好长官,没有什么危险性,就算是错了也一定有其不得已之处。
有形战力则为侦搜力、打击力、机动力、后支力、指通力。
有与无,两者结合到最佳点才能放出异彩。
对于专业幕僚,应强调其逆序式的思维与顺序式的执行,而这些都需要以学术为基础,有了学术之后,先了解状况,再以学术分析状况,其决心才是客观的,才是有基础的、不会动摇的,否则就会把自己的私心放进去,这种计划一定是最笨的。
蒋介石在与纬国谈话时,常常对于黄埔系的人“忠勇有余,而智能不足”
耿耿于怀,所以蒋介石不断地举办训练班,派遣素质良好的干部出国留学,尤其是到德、日两国,因为这两个国家对于军事干部的培植非常严格,而且这两个国家的民风就是踏实。
当年日本邀请德国军事顾问到日本训练军队,德国考虑再三,预备派遣有名的大将到日本,最后有一位迈克尔少校向参谋本部建议:“什么人都不必去,也不必带一本书,只要我一个人去就可以了。”
参谋本部问他有何能耐,他说出一套理论来:“我们人派得愈精愈多,人家只学得点点滴滴,我一个人去,向他们说明军事学的道理何在即可,道理弄懂了,就一通百通。
其他的是要日本人自己建立军队,而不是德国人去帮日本人建立军队。”
正确的格式应该是先作远程计划,这是目标研究,须先认清目标,所以先要有一个目标分析;中程计划是为了要达到目标而设计的预算计划;近程计划则是切近现实应变。
但是没有战略头脑的人将计划程序改为先作近程计划,再作中程计划,最后作远程计划,有所谓的三年计划、五年计划或是八年计划,完全不合乎思维理哲(参见《蒋纬国口述回忆》第十一章《军制学》)。
对此,纬国举出德军名将的战略观。
古德里安元帅有一句口号,隆美尔也非常赞同,这个口号是“要把绿灯开到战场的尽头”
。
其做法是把最后的目标告诉部下,中间需要暂缓时,再开个黄灯,要部下停止时,才开红灯。
纬国感慨,中国的将官或高级幕僚,学养、眼光欠缺,无法作一个全程的策划,也不愿意把全程的计划告诉部下,部下走了一步之后,才告以下一步,所以一路都是红灯,等到长官研究之后,才接到下一个命令,但是长官又不能以最快的速度作决定,所以研判状况之后的整体性决心是很重要的。
至于参谋或幕僚与主官的互动,纬国以为,虽然许多军制有书面资料,但是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询问将校团,所谓将校团也称为指参团。
将军没有校级军官的辅助,“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