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之一,也是中枢的重要幕僚。
他看到纬国有一把漂亮的七六二手枪,当下就心痒难熬,厚颜提出交换。
而他给纬国的一把手枪是二五的,枪栓拉不开,完全锈死。
纬国说,这么一把手枪,他还好意思自己佩戴,还要交换。
军人的枪是第二生命,哪能让枪锈得连拉都拉不开。
纬国对这些家伙充任高级军官实在是失望,而且这个酆悌明明知道纬国的身份,竟然敢这样占其便宜,纬国就更加怀疑他的智商,这些人除了以官阶压人之外,别无他能。
而且最糟糕的是,他自己所配挂的手枪锈得不能用,还不觉得是耻辱,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即使他表现得有礼貌,也只是封建的观念而已。
做一个现代军人,那还差得太远。
抗战初期要坚壁清野、焦土抗战,不能把一个完整的长沙交给日本,但是烧城应该由里往外烧,酆悌反而从四个城门开始烧,人民还没撤走,把老百姓烧死在里面,通常以为,长沙纵火案的幕后指使者即蒋介石本人,解放后张治中披露了这个特急电文(见《张治中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而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否认,认为蒋介石当天离开长沙,当晚就发生火灾,总策划乃张治中本人,执行者正是酆悌,所以他死得并不冤枉。
酆悌等人若真是对纵火有看法,完全可以抗命或出走,或等民众迁移出逃后再执行也可。
但他们完全罔顾人命,也许这些人理解“焦土抗战”
全然仅就字面意思来诠释,他们的灵魂让失败主义弥漫占据。
从这些迷离的乱象中纬国看清了中国的军队是由怎么样的一批人所组成,要带着这么一批人去打仗,还要面对如此精锐的日军,还要打胜仗,真是不可思议。
时局动**不已,社会转型备受阻碍。
专制官场的恶习存留在民间也存留在政府内,不论是谁,稍有权威后就开始耀武扬威了。
有一次大家为此话题辩论,纬国认为实在不值得如此争论,重要的是,要敢于承认现实,努力纠正。
例如一个小小的二等兵,当他奉派去当桥头盘查哨时,自认有了权威,执行任务时就对老百姓大声呵斥,或者有其他不礼貌的行为;这怎么能取信于老百姓呢?蔓延下去,就成了治理的痼疾。
纬国英俊刚毅、果决细腻、侠骨柔肠,儒家的积极有为、道家的忍让自守,都恰到好处地融汇于他一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立命之本。
读书打基础、兵学理念的系统化、待人接物都有修身的内涵。
他做人的端正与低调、兵学思想的先进深锐,像极辛弃疾,像极古德里安。
他的兵籍经历完整,训练履历完备。
正如唐德刚赞美光绪一样,说他是中华好儿郎,蒋纬国亦然。
唐先生说“从为国为民、牺牲小我的动机着眼,光绪帝这位爱国青年,实在是我国历史上极少有的尧舜之君。”
这是从天赋的心性上来说的,“但是光绪帝毕竟是长于深宫之中,受制于无知而狠毒的母后的一个儿皇帝。”
这后一点,纬国就远比载湉(光绪)幸运多了。
蒋纬国是不负时代的好男儿,深合孔子提出的仁的定义,就是讲男性的气概、精神与气度,这是一种很高贵的做人的境界。
他身上也有儒、道二元道德观,崇尚积极、进取,但也配合了谦卑、消极。
他曾因流露对政战制度的不满,因而受蒋经国排斥。
他一切以军事坐标为参照,职业目标明确。
好处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坏处是缺少心机和应变的手腕。
因为毫无城府,更不会耍弄政客手腕,一切以专业的眼光来策划施行,极为讨厌翻云覆雨那一套,因而常常吃亏。
尤其在政治参与方面,过于拘谨,放不开手脚,更不会有意识笼络人心。
无欲则刚,唯善而行,无论乱世治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纬国深知此理,凡事一应大小俱以不争之心而处之,则不争而自得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