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十五章 与大学教授的交锋(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十五章与大学教授的交锋

banner"

>

邱清泉识大体顾大局,平日训勉僚属部曲,深忌军人干政,在其所著《建设现代国防应有之认识》一文中曾谓:“参谋总长纯为军事长官,在民主政治时代,彼固不可在政治上提出主张,更不可参预任何政治活动,而严格保持其军人身份,是乃应有之纪律与风度也。”

又谓:“民主政治,政党斗争,时行纷乱,国防军纪避免干涉,以却怨尤。

其有扰乱公安者,厥惟由团警任之。”

故处理昆明学潮,邱先生虽系参预云南警备总司令部策划作业,但在其思想上是矛盾的,感情上是痛苦的。

较之民国前期的老参谋,他们当时运不济,灰心感、无力感降临,往往借助信奉怪力乱神,到了邱清泉这一代新军人,则除了清醒的头脑、卓越的胆识,尚有对民主精神的信奉,对游戏规则的遵守。

留学的教育背景毕竟不同,西方的普世价值对其人品及行为方式具有根底上的影响。

他的参谋生涯不长,以后是自己给自己当参谋。

他牢骚式的对国防部参谋部的怀疑,乃是参谋生涯的延伸,正像恋爱中的嫉妒和怀疑一样,往往百发百中,他眼中的鬼影憧憧,亦丝毫不差,不幸而言中。

他处理昆明学潮事件,和旧军阀的颟顸做法确有不同,冷静、理性,且和教授里的头面人物直接对话,而能大体稳盘,这在板**紊乱的局势中确需头脑和手腕。

而他的手腕的心理背景,就来自于他做幕僚时节的修养和知识储备。

1944年在反攻龙陵之前,第五军驻于昆明郊外之北校场。

为了回应大学教授的质询,他与西南联大众教授举行座谈会。

闻一多、李公朴、冯友兰、杨西孟、潘光旦等参加。

当时西南联大民主思潮喷涌,言论尺度激烈。

而国民党省党部形同虚设,对联大师生畏之如虎,不特不能对垒,甚至予以附和。

邱清泉军书傍午,但他还是动了主动了解沟通的念头,乃决定由政治部副主任吴思珩和西南联大训导长查良钊先生接头,以邱军长出面邀请这几位教授参加座谈会,希望从座谈会中他们所发表的言论去了解他们的态度。

当时基层中小县市党部的执行委员,不要说大学毕业生是绝无仅有,就是高中毕业的人也很少。

他们智识程度这样幼稚,要让他们督促县长,或与左翼知识分子对话,擘画地方行政建设,自是不可能之事。

由他们惹起的纠纷,也往往是鸡毛蒜皮低层次的笑料,一旦被人利用,小祸就变成大祸。

所以像邱先生这样的高阶将领,还要在戎马倥偬的关头,拿出国学西学的底子,来和社会的一部分人交锋,也真令人感慨不尽的了。

1944年10月某日,座谈会在昆明北校场举行,军方除邱清泉、吴思珩,还有罗友伦、宋长治(当时为军法处长)共四人,教授有闻一多、冯友兰、杨西孟、潘光旦等。

座谈会以邱清泉为主席,讨论题目为反攻问题,当时日军正在攻打衡阳。

其间,杨西孟以经济学家身份谈财经问题,而以闻一多的质询最具力度。

闻一多说,衡阳究竟可否守住?不能守,怎么办?日本将向何处延伸攻击?最后打到哪里?指名要邱清泉回答。

邱说,这个问题涉及军事的机密性,但也不是不能回答,可以从研究的角度来观察。

所以,他坦率答复道:第一,衡阳守不住。

当时衡阳是207师方先觉(此时是第十军军长,几个月后他才以集团军副总司令的名义兼任新组建的青年军第207师师长)防守,邱军长以日我双方装备实力等着眼,说明我方守不住的理由。

第二,日寇当然继续前进。

第三,根据军事地理分析,继续前进以贵州之可能多于广西。

第四,可能打到独山。

(参见吴思珩《昆明学潮退思录》,载《口述历史》总第8期)。

当时邱先生就军事观点逐项予以分析,事后情况发展,可知其料事如神,日寇自攻陷衡阳后,确实经广西一直打到独山。

此不仅说明邱先生在军事上造诣之深,更可知其谋国之诚。

邱氏的这个回答,可以说用心良苦而目光如炬。

其判断竟和稍后三四个月所发生的战事完全吻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家团宠小福宝带着暴君野疯了都市绝品医圣江湖风云第一刀我是大渣男[快穿]少年王鸿蒙至圣道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穿书后她与反派大佬相互娇养怪物乐园天降小郡主!夫人在线上演三从四德钢铁皇朝农门药香:拣个郎君来种田快穿之我是反派的金手指我在忍界靠经营暴富重生之萌娘军嫂神界红包群上门狂婿这真是转生眼深暗之末我真的是捡漏王盲眼王爷红玲妃扫描你的心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大王饶命